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凡尔赛和约
释义 Fɑn'ersɑi Heyue
凡尔赛和约(卷名:政治学)
Treaty of Versailles
  全称是《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同战败国德国缔结的和约。1919年1~6月,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巴黎和会,6月28日签订对德和约,翌年1月20日生效。巴黎和会的主要操纵者是英国首相D.劳合·乔治、法国总理G.克列蒙梭和美国总统T.W.威尔逊,他们主宰了和约的制订过程,战败国则处于被宰割的地位。
  和约共440条,包括两部分,一是国联盟约,二是对德和约。国联盟约规定了该组织的机构、职能、原则及会员国的义务,确立了委任统治制度(见国际联盟)。对德和约长达406条,主要内容有:
  ①领土条款,德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北方的奥伊彭等3小块领土割让给比利时;海滨地区和西普鲁士的大部分、波兹南地区划归波兰;但泽市为国联管辖下的自由市;石勒苏益格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上西里西亚等地由公民投票决定归属;萨尔煤矿开采权让与法国,行政权由国联管理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德国放弃默麦尔。根据和约,德国领土减少了约1/8,人口减少了1/10。
  ②军事条款,德国陆军限于10万人,海军官兵不得超过1.5万人;解散德国总参谋部,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禁止德国拥有潜水艇和军用飞机及重型武器;在莱茵河左岸和沿右岸宽50公里地域设立“莱茵非武装地区”,左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
  ③德国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全部让与战胜国,由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名义瓜分。
  ④关于赔款和经济条款,规定德国及其盟国赔偿协约国因战争所受的一切损失。成立协约国赔款委员会,于1921年5月1日前确定德国赔款总额,在此之前德国应先支付200亿金马克赔款;德国关税不得高于他国,战胜国向德国出口货物不受限制;外国商船及军舰可自由出入基尔运河。
  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的分赃会议,凡尔赛和约以宰割战败国、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为前提。和约无视战胜国之一的中国的主权,将战前德国在中国的特权和势力范围转给日本,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义愤,掀起了“五四”爱国运动。
  以凡尔赛和约为支柱,构成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的一般关系和制度,即凡尔赛体系,它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形成的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固定下来。这一体系在一段时期内支配着欧洲的国际关系。由于美国参与欧洲事务不符合其传统的外交思想,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和约(见孤立主义)。此后,美、英、法、日、意等国展开了新的争夺。许多历史学家认为,由于条约过于苛刻及后来对其条款的执行不认真,为30年代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复兴创造了外部条件。A.希特勒上台后,提出砸碎凡尔赛和约的枷锁,煽动民族复仇主义,宣布恢复义务兵役制,派兵进驻莱茵非武装地区,吞并奥地利,凡尔赛体系宣告彻底瓦解。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9: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