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泛伊斯兰主义
释义 Fanyisilanzhuyi
泛伊斯兰主义(卷名:宗教)
Pan-Islamism
  19世纪中叶,伊斯兰世界为反对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复兴伊斯兰教的一项政治主张。主要倡导者是阿富汗人哲马鲁丁·阿富哈尼。他认为伊斯兰教是精神上的同盟,为求宗教的复兴,一切穆斯林联合起来,在一个哈里发领导下,共同反对基督教国家的进攻。
  19世纪中叶,西方殖民主义加紧对伊斯兰教国家进行侵略,伊斯兰教的思想家们感到伊斯兰教有被西方基督教国家消灭的危险;而伊斯兰教国家内部,封建制度亦发生严重危机。因此,一部分穆斯林知识分子根据《古兰经》中关于“众信士都是兄弟”的思想,号召穆斯林团结起来,反对侵略、挽救伊斯兰教。自此,逐形成泛伊斯兰主义运动,并在伊斯兰世界逐渐发展。其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
  ①自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在这一时期中,奥斯曼帝国利用泛伊斯兰主义维持自己的军事封建统治,但由于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泛伊斯兰主义的宣传受到抵制。同时,伊斯兰教内部出现了以哲马鲁丁的弟子穆罕默德·阿布杜为代表的现代改良运动。按其思想乃瓦哈比派、苏非派、穆尔太齐赖派唯理思想和近代欧洲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泛伊斯兰主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以利比亚赛努西派为代表的苏非主义的兄弟会组织。赛努西派起源于19世纪中叶,以扎维亚为传教中心,创始人为阿尔及利亚人穆罕默德·本·赛努西。该派以利比亚为基地,传播到不少地区。在法、意等国侵略利比亚时,该派曾组织群众进行抵抗。
  ②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至1924年哈里发制度被废除。这一时期,泛伊斯兰主义遭受严重挫折。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加了同盟国一方,战争失败以后,哈里发的地位一落千丈。1924年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废除了哈里发制度,于是泛伊斯兰主义者先后在开罗、麦加等地召开会议,商议恢复哈里发制度问题。但是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以后进行的民族民主革命,使恢复哈里发制度终成幻想。
  ③自土耳其废除哈里发制度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哈里发制度被废除后,凯末尔采取的一系列的民族、民主革命措施,引起全世界穆斯林的很大震动。1926年泛伊斯兰主义的国际组织──世界伊斯兰大会在麦加成立,1931年在耶路撒冷举行了第二次世界伊斯兰教理事会,选出了巴勒斯坦穆罕默德·艾敏·侯赛尼为第一任主席。
  ④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随着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伊斯兰教国家纷纷独立,泛伊斯兰主义运动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它不再是一个统一领导的运动,而变成一个具有不同特征的多中心的运动。泛伊斯兰主义者号召全世界穆斯林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和犹太扩张主义的侵略,但不再反对基督教,而是与其他宗教展开对话,希望以这种方式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同时,提倡伊斯兰文化学术研究,出版书籍,召开学术会议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3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