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
释义 Chongxiu Huguosi Ganyingta Bei
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卷名:文物 博物馆)
Tablet Marking the Rebuilding of theGanying Pagoda, Huguo Temple
  西夏天祐民安五年(1094)所立修塔碑刻。俗称西夏碑。现存甘肃省武威市文庙。此碑用西夏文和汉文分别记述重修凉州护国寺塔的经过,是现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西夏碑刻,对研究西夏历史和文化有重要价值。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碑首半圆形,额两侧各饰一线刻伎乐菩萨作舞蹈状,上端线刻云头华盖。碑身高 2.5米,长0.9米,宽0.3米。碑铭四周线刻忍冬纹,碑座盝顶长方形,高0.25米,宽0.68米,长0.81米,刻饰卷云纹和莲花纹。碑首上端和碑铭首尾等略有残损。碑的正面刻西夏文,碑额篆书,译意为“敕感应塔之碑铭”;正文楷书,共28行,每行65字。第1行译意为“大白上国境凉州感应塔之碑铭”。“大白上国”是西夏的国名之一。背面刻汉文,碑额篆书“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铭” (篆额已残损,一说为“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铭” );正文楷书,共26行,每行70字。碑文记录了西夏天祐民安三年(1092)凉州大地震以及许多史籍缺载的有关西夏社会经济、阶级关系、官制、民族关系、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珍贵史料。近2000字的西夏文是研究西夏语言文字的极其难得的石刻文献。


  碑原封闭在武威城内清应寺的砖砌碑亭中,嘉庆九年(1804)为甘肃学者张澍发现。清应寺塌毁后,该碑先迁柳公祠,后移至文庙西廊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了加强对西夏碑的保护,消除了周围的火源,疏通排水沟,并在碑座下和碑身两侧安装钢筋水泥的基础和夹墙。该碑迄今保存基本完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