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果壳雕刻
释义 guoqiao diaoke
果壳雕刻(卷名:轻工)
fruit shell carving
  在果壳上雕刻各种图案、文字和形象,通常也指用果壳雕刻成的雕塑工艺品。中国果壳雕刻主要有葫芦雕刻、椰壳雕刻等。
  葫芦雕刻  又称刻葫芦。是在葫芦上雕刻图画或花纹。在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称为匏器,技艺已很精巧。据《清稗类钞》记载,宫廷内种植葫芦,“当结实之初,木成范,其形或为瓶,或为盂,镌以文字及各种花痕,纳葫芦于其中”,待葫芦成熟后,就随木模雕刻纹样而呈现各种图案。到道光年间(1821~1850)发展为以玛瑙制的刀具刻出凸起的阳文,有的为儿童斗蟋蟀等图画,儿童面目各异,而且不留刀痕。宫中有太监梁九公,人称梁葫芦,精于刻葫芦,大者如斗,可为果盆,极小者为妇女耳坠,在葫芦上刻镂山水花鸟之状,细入毫发,有的镶嵌象牙、紫檀为盖,空隙处刻有“梁九公制”小方印,为京师所贵重。光绪年间(1875~1908),刻葫芦逐渐以甘肃兰州为著名。据《皋兰县志》记载,光绪十八年,艺人王鸿平等已在葫芦外皮上刻画戏剧脸谱,最初为民间玩物,到20世纪初被上层社会作为礼品。当时,书画家李文斋晚年从事刻葫芦,在技艺上加以改进。他把葫芦的外皮刮去后磨光,以细针代笔,刻画人物、诗词等。他能在直径4cm的小葫芦上,一面刻苏东坡《赤壁赋》全文,一面刻八仙,并镌刻小字,字迹清晰流利。20世纪40年代,王德山等人继承刻葫芦技艺,以人物见长,作品更加精细。1954年,王德山等人组成特种工艺美术社,专门生产刻葫芦工艺品。
  刻葫芦所用的葫芦是经过改良、培植的独特品种,大者如鸡蛋,小者如算盘珠,皮质细腻而光滑,略呈浅黄色。每到成熟采摘后,经过刮去外皮、晒干、磨光,尤见光亮。然后,艺人们在葫芦上设计、刻画各种人物、云山烟雨、花卉、诗文书法等。风格古朴典雅。传统以针浅刻,技法以工笔画为主。80年代以来,兰州著名艺人阮文辉以刀代针,并且创作出镂空刻葫芦、仿水墨画刻葫芦、彩画刻葫芦等。有的刻葫芦上端开口,配以盖,下端配以底座,有的可以悬空吊挂。现在,兰州刻葫芦不仅是当地的旅游工艺品,而且还出口。
  椰壳雕刻  产于海南。据唐代 《岭表录异》 记载,海南椰子树,“结椰子大如瓯盃(杯),外有粗皮,如大腹,次有硬壳,圆而且坚,厚二三分。有圆如卵者,即截开一头,砂石磨之,去其皴皮,其斓斑锦纹,以白金涂之,以为水罐子,珍奇可爱”。可见在公元9世纪以前,海南人就以椰壳制成器皿。明末清初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广东椰壳甚坚,可以“横破成碗,纵破成杯,以盛酒”。当时,除了以椰壳制作器皿外,还以小块椰壳片拼制成各种工艺品,并雕饰图案,镶嵌铜、锡,极为精制,发展成为椰壳雕刻。20世纪初,海南椰壳雕刻最为兴盛,约有120多个品种。
  椰壳雕刻的品种有餐具、茶具、烟具、酒具、花瓶、花碗、糖果盒、茶叶罐、座屏、挂屏等。椰壳雕刻的雕刻工艺有浅刻、浮雕、镂雕、镶嵌、留棕刻等。浅刻是运用刻刀在椰壳上进行刻画,以表现不同的形象和图案,并在浅刻的凹处涂以金色或白色,以便突出形象和图案。镶嵌贝壳是在继承镶嵌铜、锡的传统技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海南特有的夜光螺片进行镶嵌,在不同的光线下,能显现出五彩变幻的效果,风格富丽堂皇。留棕刻是近年来创新的技法,又称割棕。它是利用留在椰壳上的棕丝的纹理变化,雕刻人物、动物等,风格朴素而典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5 15: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