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渐变与突变 |
释义 | jianbian yu tubian 渐变与突变(卷名:哲学) gradual and sudden change 事物发展的两种形式。渐变分为量的渐变和质的渐变。前者是指量的增加或减少,也就是量变;后者是指新质的逐渐积累和旧质的逐渐衰减,也是质变的一种形式。突变则是质变的另一种形式,是渐进过程的中断,是不经过任何过渡阶段从一种质态到另一质态的飞跃。 在自然界中,从物理运动到生命运动都普遍存在着渐变和突变这两种发展形式。例如,按照量子力学,原子系统从一个定态到另一定态的“跃迁”,就是一个突变的过程。而这个系统的状态按照薛定谔方程随时间而演进,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生命运动中也同样有基因的突变和种群的进化。根据现代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只有更低层次上的基因突变才能为自然选择提供材料;或者按照某些现代生物学家的看法,只有经过分子水平上中性突变的随机组合的积累,才能实现种群的逐渐进化。一切自然过程都是渐变和突变的统一,它们是由于事物的矛盾性质不同和所处条件不同而分别采取的两种不同的变化形式。 在有关自然界发展的形式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G.W.莱布尼茨都坚持认为自然界没有飞跃,甚至把连续性看作自然发展的根本规律。这是一种忽视突变的片面的渐变论。它曾经影响过C.R.达尔文对进化论的哲学解释,甚至对奥地利的E.薛定谔等现代科学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19世纪初法国古生物学家C.居维叶曾根据某些地层和古生物化石的材料,提出关于地层演化的“突变论”。这是一种抹煞渐变的片面的突变论。它同样也对一些现代科学家有着一定的影响。恩格斯指出:“自然界中没有飞跃,正是因为自然界自身完全由飞跃所构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 615页)。在一切自然过程中,突变是基本的,而且质的渐变也是由无数小的突变组成的。同时,突变具有各种不同的类型。20世纪70年代R.托姆所提出的“突变理论”,从数学上研究了突变的各种类型。这个理论用一个光滑曲面的几何图形描写各种质变现象,特别是用曲面上的折叠区描写渐进过程中断的突变形式。例如,用尖角突变类型描写水的相变,则压力和温度所组成的二维控制平面就可控制水的一维相变曲线。如图所示:在这里,水的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既可以经过折叠区使行为曲线中断,发生冷凝或沸腾的突变,也可以绕过折叠区而连续地过渡,逐渐实现水的蒸发或汽的液化。这表明,突变不经过中间过渡状态而突然飞跃,渐变则经过非水非气、亦水亦气的一系列稳定性结构逐渐实现质变。这给区别质变的两种不同形式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标准。同时它还说明,突变的关节点表现为折叠区及其控制底面上的“投影簇”,通过对这个区域所作的数学分析,可以了解各种不同情况下突变的规律性。托姆的突变理论考察了1~4个控制变量、1~2个行为变量的 7种突变类型,即:折线型、尖角型、燕尾型、蝴蝶型、双曲型、椭圆型、抛物型,并以此描写了突变的各种错综复杂的表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渐变和突变的辩证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