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标志放流
释义 biaozhi fangliu
标志放流(卷名:农业)
tagging
  研究鱼类的洄游和鱼类资源的一种方法。将天然水域中捕获的鱼类做上标记后放回原水域,重新捕获时可据以研究鱼类的洄游、分布、生长和资源等状况。通常重捕标志鱼后,应根据标志放流记录和重捕记录,绘制鱼类标志放流和重捕的分布图,以推测鱼类游动的方向、路线、范围和速度;如进一步结合鱼体长度、重量和年龄资料,则可研究鱼类的生长和死亡规律,以及检验增殖放流的效果等。此外根据鱼类标志放流的结果还可估算鱼类种群数量变动。
  标志放流在17世纪已开始采用,除经济鱼类外,还用于蟹类、虾类、贝类和鲸等各种水产动物。
  方法   主要有作标记法和加标法两类。作标记法是最早使用的方法之一。它是在鱼体的原有器官做上标记,如全部或部分地切除鱼鳍。此法简便又快,适用于幼鱼。缺点是切除的鱼鳍在很多情况下会继续再生。因此,切鳍法通常仅用于脂鳍完全不能再生的鲑。现代大多采用加标法,即把特别的标志物附加在鱼体上。标志物上一般应注明标志单位、日期等。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体外标志法   最广泛使用的是将标志牌系挂于鱼体表面。体外标志牌种类繁多,目前普遍使用的类型有:①静水力学标牌,管内藏有字条,扎在鱼体背部;②彼得逊标牌,似小钮扣状的圆牌,成对地系在体背两侧;③环形标牌,扎在尾柄部位;④倒钩标牌。前两种标牌一般都用彩色塑料制成,易被发现,不腐蚀,保留时间长;后两种标牌常用银、镍或铝制成。对于大型、凶猛、体滑、不易操作的鱼类,采用磺酸间氨基苯甲酸和季戊醇等麻醉剂,以保证标志工作的顺利进行。标志牌对鱼的行动有影响,易被渔网挂住、被敌害发现和追击。
  此外还可使用染色法和烙印法对鱼体外部进行标志。染色法是将无害的生物染料注射入鱼体皮下,使鱼皮显出明显花纹,并可保持数月至数年。对鳗鲡的标志曾采用此法。烙印法是把装满丙酮与干冰冷液 (-78℃)或液氮(-96℃)的金属管紧压在鱼体上1~2秒,使之产生“冷伤”痕迹,一般可保持几个月。


  体内标志法   将标志物置于鱼体内的方法。体内标牌一般用磁性传导率较大的银、镍、不锈钢皮或镀镍铁皮制成,以便标志鱼重捕时容易通过电磁感应器加以发现。
  示踪原子标志法   以放射周期较长(1~2年)而又对鱼类机体无害的放射性同位素(如磷、锌、钙的同位素),通过混入饵料使鱼食用,或将鱼投入含有同位素的特制鱼池中,使鱼体带有同位素。当标志鱼被重捕后用同位素检验器检取。此外,英、美等国还采用在鱼类、海兽的体内或体外安置微型超声波、无线电发射机的方法,驾船以声纳或无线电接收机进行跟踪,效果良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3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