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洛阳北魏墓
释义 Luoyang Beiweimu
洛阳北魏墓(卷名:考古学)
  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的北魏墓葬。分布在河南省洛阳市以北至邙山一带。由于早年屡遭盗掘破坏,许多重要文物已流失至欧美、日本等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洛阳北魏墓进行了调查清理,较重要的发现有孝昌二年(526)江阳王元乂墓和建义元年(528)常山王元邵墓。
  墓葬形制和壁画  洛阳北魏墓多是带长斜坡墓道的单室砖墓。元乂、元邵等墓属较大型的墓葬。这类墓常有高大的封土。元乂墓封土残存高约20米,直径达35米。墓室皆砖筑,平面近方形,四壁多微向外弧凸,墓门前有砖筑券顶甬道。元邵墓在甬道与墓道间还有带一个天井的过道。元乂墓的墓室,南北长7.5米,东西宽7米,高约9.5米。穹窿顶。墓壁绘有壁画,四壁绘四神,下部有人物和马匹。墓顶绘出横贯南北的天河,天河东西布满星宿,有的用连线连成星座,总数约300颗左右。图中北斗柄直指北方,参宿位于正南,表现的季节为正月或七月。这是依据实际星图所绘制的天象壁画,对研究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有参考价值。
  随葬品  由于墓葬多遭盗掘,所以随葬品多已不存,但推测原来有青瓷和陶质器皿以及数量众多的陶俑群。以元邵墓为例,收集到的陶俑达100余件。俑群主要由出行仪仗和家内仆侍两部分组成。前者以牛车和鞍马为中心,前有骑俑、鼓吹俑,旁有文武侍俑,后随驮物的驼、驴。一些文武侍俑是半模制成,背面平直以贴粘于壁面上。后者包括持物操作的婢仆和演奏乐器的伎乐。有一些虬状须发或高鼻深目形象的陶俑,可能模拟当时南海和西北的一些民族的形象。此外,还有形体较高大的镇墓俑和镇墓兽。洛阳北魏墓中出土的陶俑,多面相清秀,塑工精细,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有的墓还出土有雕刻精美的石棺,棺上刻有孝子故事。1977年在上窑村出土的画像石棺,全长2.24米,棺身及底座四周刻有乘龙升仙、四神、神兽等画像和纹饰,是精美的艺术品。墓中多出土有墓志,1949年以前出土的墓志资料,多收录于《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一书中。
 


  参考书目
 洛阳博物馆:洛阳北魏元邵墓,《考古》1973年4期。
 洛阳博物馆:河南洛阳北魏元乂墓调查,《文物》1974年12期。
 洛阳博物馆:洛阳北魏画像石棺,《考古》1980年3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