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水利通信系统
释义 shuili tongxin xitong
水利通信系统(卷名:水利)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water management
  水利管理和防汛中传输信息的专用通信系统。主要用于抗洪抢险、水利调度,以及各种水利管理自动化系统中的信息传输。它一般由一个中心站和若干个下属站构成。每个通信站的基本设备有天线、馈线、无线电话机、用户终端及电源等。
  水利管理基层单位多处于偏僻地区,交通不便,供电困难,地形也常常比较复杂,且通信业务量较多地集中于雨季。因此,水利专用通信系统,要能适应恶劣的气候和地形条件,适用于不同通信距离,可以逐级联网,设备要易于安装、操作、维修、价格便宜。用于水利管理自动化系统的通信设备,要求工作可靠,功耗低。
  建设水利通信系统必先进行无线电通信线路设计,选定通信站点位置,确定设备的技术指标,包括天线增益及其架设高度和方位、通信机技术规格、供电及防雷要求等,使所建设的通信系统具有最佳的性能价格比。
  中国水利通信在20世纪50~60年代主要依靠邮电系统的公用通信网,和一些大型水利枢纽自行建设的专用有线电话。自70年代后开始建设以无线电传输为主的专用通信网。目前使用的几种无线通信方式如下。
  短波通信  频率为 3~30兆赫。根据通信距离、地理纬度、季节、昼夜及太阳黑子活动选择最佳工作频率。由于短波频率拥挤、 干扰严重、 易受电离层骚扰影响,所以通信可靠性差,且通信容量小、传输速率低,不宜作干线通信。但其通信距离远,不受地形及天气影响,在水利通信业务中仍占重要地位。
  超短波通信  频率为30~1000兆赫。通信质量依赖于电波传播机理。①视线传播:收发之间无障碍阻隔,电波沿直线传播,传播损耗低,可靠性高。②障碍绕射传播:收发之间有山峰等障碍阻隔,电波绕过障碍传播。传播损耗比视线传播高,故采用与视线传播同样的通信设备,可靠性要明显降低。③流星余迹传播:电波从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星余迹反射或散射传播。由于流星余迹出现是断续的,其数量及存留时间决定于纬度、季节、昼夜等因素,所以只能是间歇方式通信,且容量小,传输信息等待时间长,不能随时传送,不宜作干线通信。突出的优点是通信距离可长达2000km,保密性好,且不受地形和天气的影响。上述三种机理中常用的为视线传播和障碍绕射传播。
  微波通信  习惯称频率高于1千兆赫,低于30千兆赫为微波频段,系视距传播。主要优点是通信容量大,可靠性高,多用于主干线通信。缺点是需设中继站,设备及土建投资高,值守人员多。
  红外线通信  典型工作波长在940×10-8m附近,为视距传播。实用设备的传输距离约1~2km,为了延伸距离,增加覆盖面积,可以串联成链形网。突出优点是不受无线电法规约束,不受无线电干扰,可靠性极高,且价格低,适用于水利工程现场的遥测、遥控数据通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4: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