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电影音乐
释义 dianying yinyue
电影音乐(卷名:音乐 舞蹈)
film music
  为电影而创作的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演奏通过录音技术与对白、音响效果合成一条声带,随电影放映而被观众所感知。电影音乐是20世纪新出现的音乐体裁,有音乐的一般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在当代人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电影音乐的主要特征 
  视听统一的综合性  电影基本上是一种视觉艺术,但听觉要素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部分。电影音乐与对白、旁白、音响效果等其他声音因素结合后,如与画面配合得当,能使观众在接受视觉形象时,补充和深化对影片的艺术感受。电影音乐如脱离画面单独存在,则失去其视听统一的综合功能。但特别完整的片断,仍可作为独立的音乐作品予以演奏和欣赏。
  片断与整体的矛盾统一性  电影音乐在影片中是分段陈述、间断出现的(早期的电影音乐例外)。但电影音乐又必须有整体的构思和布局,因此,解决片断与整体的矛盾以求统一,是电影音乐的特有课题。
  音乐长度的制约性  电影音乐受电影蒙太奇的限制,随剧情发展而变化,因而每个音乐片断的时间长度,均受到严格限制(误差通常不能超过半秒钟)。为此,在音乐的写作和处理上,必须作特殊安排。例如,可能采取自由或不完整的曲式,甚至出现一个动机、一个和弦、一声打击乐;在乐思的发展上有时必须很快推向高潮,或直接过渡,迅速结束等。这使电影音乐的创作成为一种特殊的课题。
  音乐与科学技术的不可分离性  电影音乐要通过录音(包括混合录音、光学录音)、洗印、放映等技术处理,因而深受科学技术的制约。任何一环的失当都能影响电影音乐的质量(例如录音不佳、洗印深浅不匀,放映时音量安排不妥等),但它又通过电声技术的发展可以取得一般音乐所无法得到的效果;例如,可以改变音乐的力度、密度、音色,突出某些乐器或增加立体感、增减混响程度等等。更突出的是,它可以与对白、音响效果融为一体,扩大了音乐艺术的概念。在这一点上,电影音乐与具体音乐、电子音乐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电影音乐分类  按电影音乐的声源可分为两种:
  客观音乐  亦称画内音乐或有声源音乐。指影片画面的规定情境中应有的音乐。如人物在歌唱、演奏乐器、收音机的广播等。这时,音乐的出现是不可少的(但亦可做特殊安排)。
  主观音乐  亦称画外音乐或无声源音乐。画面并未提供出现音乐的根据,而是作曲家为了塑造人物性格、抒发人物内心情感或渲染环境气氛的需要而专门创作的音乐。它是对画面的补充、解释或评价,表现了作曲家对影片所展现的事件的主观态度,可以深化画面的内容,加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
  这两种音乐在具体影片中是相辅相成的,有时两者亦可融为一体,难以分辨。因为客观音乐的具体内容也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它可起主观音乐的作用。例如人物内心痛苦时,收音机可播送同样情调的音乐来渲染,亦可播送欢快的音乐来形成对比,等等。
  按音乐与画面的关系,又可分为4种:
  音画同步  音乐基本上与画面吻合,情绪、节奏一致,视听统一,观众在观看画面时,不知不觉地接受音乐。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音画关系。
  音画平行  音乐并不解释画面,而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将画面贯串起来,造成一种完整的形象。例如画面是一组短镜头,描写时间过程、人物成长或脑海中回忆的各种片断时,音乐只写出一种情绪或着力刻划人物的内心世界,使画面的蒙太奇更为凝聚集中,以加深观众对影片的理解。
  音画对位  音乐与画面形成类似音乐中两个声部的对位关系。时而同步,时而不同步,甚至与画面在情绪、气氛、格调、节奏、内容上造成对立、对比,从另一个侧面来丰富画面的涵义,产生一种潜台词,形成新的寓意,使观众得到更深的审美享受。
  音画游离  这是60年代以后电影音乐的一种新趋向。电影音乐并不直接为剧情服务,而是起到扩大空间──延续时间的作用,它并不渲染影片的细节,而是用相当独立的姿态以自身的音乐力量来解释或发掘影片的内涵。观众可以在音乐与画面游离的情况下,自己领悟影片的真旨,得到丰富的联想与感受。如日法合拍影片《广岛之恋》就属这种情况。
  电影音乐的主要功能 
  描绘作用  这是较为客观性的处理,主要用音乐来渲染烘托画面的情绪及气氛。一类是加强画面所表现的事物的节奏特征,如火车奔驰、紧张追逐、风暴雷鸣、海潮起伏等;一类是对辽阔的草原、晶莹的海底世界、科幻片中的外空间作色彩性、气氛性描绘等。
  抒情作用  主要用于塑造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心理变化,体现内心潜台词等。音乐表达了作曲家对特定人物的理解及爱憎态度,带有一定的评价意义。观众通过音乐的抒情,可以进一步理解人物,并唤起对于人物的爱憎,因此,常是电影音乐着重刻划的重点之一。
  剧作作用  音乐参与影片的情节发展,成为影片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包括刻划人物的复杂内心矛盾,表现人物之间的外部冲突。它能直接推动剧情发展,深化影片内容。客观音乐如运用得当,也可起这种作用。
  背景气氛作用  音乐以特定音调、乐器音色、风格在影片的局部或整体中,作为表现时代特征、民族特点、地方色彩或强化特定的影片基调与气氛的手段。这时电影音乐加强了它的认识功能,把观众引入特定的情景之中。
  结构贯串作用  同样的音乐在影片中多次反复(或变化反复)出现,在情节发展过程中起着纽带作用,既能使整部电影完整、统一,又能使观众在心理上获得前后贯串的感受。
  电影音乐的运用和要求  由于电影的样式极为多样,对电影音乐的要求亦随之有不同的变化。通常来说,在故事片、美术片、新闻纪录片、科教片、广告片以及音乐片(包括戏曲片、舞剧片、歌剧片、歌舞剧片等)对音乐的要求以及音乐所起的作用是不完全相同的。同一种样式的影片要求亦不一样,但从总的方面来看,电影音乐的运用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风格问题  音乐对于影片风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影片风格又决定了音乐的风格。在考虑风格问题时,要对影片的体裁样式和题材进行研究,了解影片的时代特征、民族特点、编剧导演的艺术风格等等,才能确定与影片风格相适应的音乐风格。对于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的电影样式(如科幻片),力求音乐与影片风格统一的新问题也就更多了。
  主导主题问题  电影音乐最常用的手法是根据影片的主题思想或主要人物的性格,创作一个(或几个)凝练而富有表现力的音乐主题。它随着情节进展而重复(或变奏、发展),成为贯串发展的主体。这种主题称为主导主题或主导旋律。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其他音乐作为陪衬、对比和补充,但并非唯一的手法,如德国作曲家H.艾斯勒就认为使用一些短小而富有特性的音乐片断,效果会更好。此外,当代西方也出现许多不用主导旋律的电影音乐,仍然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这方面,既存在理论的分歧,也有一个积累实践经验和进一步总结探讨的问题。
  电影歌曲问题  通过画面的视觉形象,使歌曲内容更具体明确,更具有感染力。它借助于电影艺术的巨大宣传力量能广为传播,长期流传。因此,电影歌曲的运用是个重要问题。通常,它可分为主题曲与插曲两种,前者直接阐明影片的主题思想,后者只从一个侧面来反映影片的思想内容,或人物的思想感情。电影歌曲要求在影片中出现得自然、合理,具有与影片相适应的时代气息、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才能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电影歌曲应用不当,会破坏综合艺术的完整性,所以并非每部影片都需要有电影歌曲。
  音乐与音响的结合问题  电影艺术要求有一个丰富的音响世界,电影音乐必须考虑如何与音响(包括对白、效果)融合为一体的问题,尤其是效果与音乐。在某种程度上来看,可以理解为一定程度上的质的差异。因此,要考虑两者的重叠、连结、互化,等等,以求得更有效果的艺术感染力。
  电影音乐的发展概况  在无声电影时代,并无专门的电影音乐。一般由电影院聘请专业钢琴师在银幕下按照剧情进展现场弹奏。所用音乐或为现成乐曲,或作即兴演奏。除了起辅助作用外,还借此掩盖放映机所发出的噪声。在美国某些电影院专门设置了管风琴供伴奏之用。后来逐渐发展为使用管弦乐队,由指挥指定选用的乐曲。
  1907年,法国作曲家C.圣-桑斯应邀为影片《吉斯公爵被刺记》作曲,成为创作电影音乐的先驱。1910年以后,在美国及法国都逐渐出现了专门创作电影音乐的作曲家。法国作曲家如E.萨蒂(电影《幕间》)、D.米约(电影《兽人》)、A.奥涅格(电影《拿破仑》)都参与了这种新兴体裁的创作。与此同时,为了满足电影音乐的需要,各电影公司曾提供大量可供伴奏各种情景之用的通用乐谱,为概念化、公式化的商业电影音乐开辟了道路。
  有声电影发明以后,电影音乐受到进一步重视,对每部电影单独谱曲的风气开始形成。第 1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1927)的成功,使爵士音乐大量进入电影,新兴的音乐片也于此时兴起。
  30~40年代之间,电影事业极为兴旺。在美国商业性影片中,音乐有爵士、流行音乐风格,也有严肃音乐风格,但后者的音乐语言比较接近后期浪漫派(R.瓦格纳、С.В.拉赫玛尼诺夫、R.施特劳斯),偏爱使用主导旋律。还出现所谓“好莱坞”式的配器风格(如抒情乐段喜用高音区的3部弦乐,密集铜管和声,混合音色的木管等),手法也以音画同步为主(自然也存在一些例外)。其中较引人注目的作曲家有M.史坦纳、A.纽曼、D.乔姆金等人。
  40年代以后,欧美及苏联有不少知名作曲家写了比较具有特色的电影音乐。例如美国的《我们的城市》(1940,A.科普兰作曲)、《滨水区》(1954,L.伯恩斯坦作曲)、《哈姆雷特》(1948,W.沃尔顿作曲)、《南极交响曲》(1948,R.沃恩·威廉斯作曲),法国的《卖花女》(1938,奥涅格作曲)、《红磨坊》(1953,G.奥里克作曲),苏联的《亚历山大·聂夫斯基》(1938)、《伊凡雷帝》(1945,均为С.С.普罗科菲耶夫作曲)、《青年近卫军》(1947~1948)、《牛虻》(1955,均Д.Д.肖斯塔科维奇作曲)、《奥赛罗》(1955,А.И.哈恰图良作曲)等。
  50年代起,美国电影音乐出现了一种新倾向,作曲家采用了曲调简短、爵士风格为基础、存在大量不协和弦与金属刺耳声的音乐,例如《欲望号街车》(1951,A.诺思作曲)、《无因的反叛》(1955,L.罗森曼作曲)等。
  6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欧美电影越来越多地使用电子音乐与具体音乐。欧洲曾出现完全使用音响效果而不用音乐的倾向。另外,也有将音乐单纯化的作法,只用少数乐器,甚至一架电子琴、钢琴,或一支吹奏乐器。目前,西方电影音乐风格是相当多样化的。
  中国于20世纪初从国外输入了无声电影。早期电影音乐主要是主题歌及插曲,其他选用现成的乐曲配乐。第 1首电影歌曲是1930年联华影业公司故事片《野草闲花》的《寻兄词》(孙瑜词,孙成璧曲),用蜡盘发音配合。以后聂耳、冼星海、吕骥、贺绿汀、任光等都写了许多有深远影响的电影歌曲,如聂耳为影片《风云儿女》所写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中国第1部作曲影片,是1935年的《都市风光》,由黄自、赵元任、贺绿汀、吕骥合作完成。40年代以后比较有影响的电影音乐陆续出现,如贺绿汀的《胜利进行曲》、章彦的《一江春水向东流》、王云阶的《三毛流浪记》、李伟才的《松花江上》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电影音乐得到蓬勃的发展,国家建立了大型的电影乐团,配备了一支专业的电影音乐创作队伍,继承发展了30年代的革命传统,借鉴了外国电影音乐理论和创作经验。80年代又成立了电影音乐学会,探讨电影音乐的特性及总结经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5:3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