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碟式分离机 |
释义 | dieshi fenliji 碟式分离机(卷名:机械工程) disc type separator 转鼓内装有一叠锥形碟片,用离心沉降法分离乳浊液和低浓度悬浮液组分的离心分离机。碟式分离机可在密闭、高温、低温、加压和真空等条件下操作,用于从牛奶中提取奶油和果汁、啤酒、动植物油、变压器油等的净化,以及酵母浓缩和从动物血浆中提取血清等。 ![]() ![]() 向心泵(图1c)具有固定在机壳上静止不动的叶轮,叶轮外缘浸没在与转鼓同步旋转的分离液层内,分离液由叶轮外缘进入弧形流道,流至叶轮中心排液管排出。叶轮将旋转液体的动能转变为静压,将转鼓中排出的分离液直接输送至10~20米的高度。 碟式分离机按排渣方式分为人工排渣、喷嘴排渣和活门排渣3种型式。 人工排渣碟式分离机 系间歇操作。它由机座、传动装置、转鼓和机壳等组成(图2)。整机为立式,转鼓为下支撑式。靠近转鼓的主轴承外有 6个辐射状布置的弹簧(或橡胶垫)组成的减震装置。转鼓的传动装置通常采取螺旋齿轮增速传动,有的采取皮带传动。转鼓盖与转鼓体由螺纹锁紧圈固紧,并有密封圈防漏。碟片为圆锥形,其半锥角大于固体颗粒与碟片表面的摩擦角,一般为30°~45°,碟片数为50~180;碟片间隙为 0.5~2毫米。分离机工作一段时间后,转鼓内壁上沉渣增多,分离液澄清度下降,当分离液澄清度不合要求时,停机拆开转鼓,人工清除转鼓内沉渣。这种分离机的处理量可达45米3/小时,适于处理颗粒直径为0.001~0.1毫米、固相浓度小于 1%的悬浮液和乳浊液。 ![]() ![]() 喷嘴排渣碟式分离机 连续操作。整体结构与人工排渣碟式分离机相似,但转鼓(图3)内腔呈双锥形,可对沉渣起压缩作用,提高沉渣浓度。转鼓内直径最大 900毫米。转鼓周缘有喷出浆状沉渣的喷嘴2~24个,喷嘴孔径为0.5~3.2毫米。喷嘴的数目和孔径根据悬浮液性质、浓缩程度和处理量确定。通过喷嘴的沉渣流速很大,喷嘴用耐磨材料如硬质合金、刚玉和碳化硼等制成。为提高排渣浓度,这种分离机还有将排出的沉渣部分送回转鼓内再循环的结构。沉渣的固相浓度可比进料的固相浓度提高 5~20倍。这种分离机的处理量最大达300米3/小时,适于处理固相颗粒直径为0.1~100微米、固相浓度通常小于 10%(最大可至25%)的悬浮液。 活门排渣碟式分离机 利用环状活门启、闭排渣口进行间歇排渣,又称自动排渣碟式分离机。整体结构与人工排渣碟式分离机相似,特点是转鼓(图4)内有活门排渣装置,可不停机卸除转鼓内的沉渣。操作时,由转鼓中心加料管加入悬浮液进行分离,活门下面的密封水总压力大于悬浮液作用在活门上面的总压力,活门位置在上,关闭排渣口(图左边的分离状态)。排渣时,停止加料并由转鼓底部加入操作水,开启转鼓周边的密封水泄压阀,排出密封水,活门受转鼓内悬浮液压力的作用迅速下降,开启排渣口(图右边的状态) 。排尽转鼓内的沉渣和液体后,停止供给操作水,泄压阀闭合,密封水压升高,活门上升关闭排渣口,完成一次工作循环。自动控制活门排渣的方法有:①用时间继电器按预定操作周期控制排渣;②用光电管监控分离液澄清度控制排渣;③根据转鼓内沉渣聚积程度,由压力信号或渣面信号控制排渣。排渣时间一般为1~2秒。部分排渣的转鼓可控制更短的排渣时间,仅排出转鼓内沉渣的一部分,不排出液体,排渣时可不停止进料,连续分离,提高了处理能力。这种分离机最大处理量可达60米3/小时,适用于处理固体颗粒直径为0.001~0.5毫米,固液相密度差大于0.01千克/分米3固相浓度小于10%的悬浮液和乳浊液。(见彩图) ![]()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