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苏尔赫科塔尔遗址
释义 Su'erheketa'er yizhi
苏尔赫科塔尔遗址(卷名:考古学)
Surkh Kotal Site
  中亚贵霜王朝时期拜火教(祆教)神庙遗址。位于今阿富汗普勒胡姆里西北15公里处。苏尔赫科塔尔意为“红色的山岗”。 神庙建于2世纪初贵霜王迦腻色迦和胡维色迦统治时期,2世纪末至3世纪初被毁弃。1952~1964年,法国考古学家G.施兰贝热主持发掘。
  神庙有大小两座,大庙平面作长方形,南北横长35米,宽27米,大门朝东。中间为方形正殿,两侧及背后建有配殿。正殿中央有方形石坛。大庙外围北、西、南三面,用土坯和石块筑起院墙。墙上建有方形望楼,墙身建有壁龛,龛内置彩色塑像和石灰岩雕像。小庙位于大庙左侧,形制与大庙相同。两座神庙石坛的凹槽里积满了灰烬,据此推测这些庙宇当系祭祀拜火教诸神的地方。在大庙门口,有一条石铺梯级经过三层台地下至山脚;另有一条磴道则通向山下一口石砌的水井。在宽大梯级底层,发现一块石灰岩打凿的大石碑。碑两面有希腊文字母碑铭,一面为东伊朗语,被定名为巴克特里亚语,凡25行,记载迦腻色迦的继承者战胜干旱、修建神庙和水井的事,是有关贵霜历史的重要文献;另一面为阿富汗语,即普什图语,近似粟特语和花拉子模语。据碑铭所载,大庙为“长胜王迦腻色迦庙”;小庙则推测为胡维色迦庙。据发掘者研究,大庙出土的仅存下半身的雕像,酷似在印度马图拉发现的迦腻色迦雕像,可见这里也把贵霜王作为神明尊奉。


  在建筑装饰中,较有特点的是墙壁上所饰的带有箭形压痕的锯齿形灰泥纹饰,这种风格的装饰亦见于大夏和安息的宫殿之上。另外,近似于爱神的人物手持植物花环的纹饰、爵床叶形柱头、壁柱等装饰也都颇具特点。研究者认为,这里的雕塑艺术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因素,属于波斯东部和阿富汗北部独立发展起来的波斯-巴克特利亚风格或流派。庙址里还出土黄金饰物、青铜制的兽爪形家具脚和铁制的胸甲等,由此可以窥见神庙当年的豪华景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