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激光 |
释义 | jiguang 激光(卷名:物理学) laser, laser light 基于受激发射放大原理而产生的一种相干光辐射。能够发射出激光的实际技术装置,称之为激光器。 发展简史 早在1917年,A.爱因斯坦为解释黑体辐射定律,首先提出了关于光的发射与吸收可经由受激吸收、受激辐射与自发辐射三种基本过程的假设。但在这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有关受激辐射的研究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到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人们在研究射频和微波波谱学的过程中,才首次注意到利用物质体系特定能级间的粒子数分布反转和相应的受激辐射过程,来对入射的微波电磁辐射信号进行相干放大的可能。在此设想的推动下,美苏两国科学家小组分别独立地在1954年前后,研制成功第一批微波激射器装置,这是人们利用粒子数反转的受激辐射原理而实现对电磁辐射进行相干放大或振荡的第一次成功尝试。人们自然想到是否可把相同的原理推广到电磁波谱的光频波段,以产生强相干光辐射。1960年美国首次研制成功第一台激光器──红宝石激光器。以后不久,人们又相继成功地研制出一系列其他种类的激光器。 产生激光的基本原理 任何具有发光能力的物质都可以认为是由一些基本的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等)所组成的;这些组成物质的粒子可分别处于具有不同能量的状态中;换句话说,可分别处于具有不同能量水平的能级上。一般情况下,粒子的能量状态的分布是不连续的,因此粒子的能级分布也是分立的。当粒子所处于的能量状态发生变化,或者说当粒子从一个能级向另外一个能级发生跃迁时,必然伴随着该粒子与其本身以外的其他客体(包括其他粒子、外部光场、外部声场等)发生作用与交换能量的过程。这里只考虑粒子与外界光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交换能量过程:当粒子由较高能级向较低能级跃迁时发射出光子;反之,当粒子由较低能级向较高能级跃迁时吸收光子。具体说来,对于一个处于较低能级上的粒子而言,它可吸收一个特定频率的光场组成基元──光子,而跃迁到较高的能级;这种过程称为受激吸收过程或简称吸收过程,满足的条件为hv=E1-E0,这里hv为一个被吸收光子的能量(h为普朗克常数,v为光场频率),E1-E0=ΔE为高低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如图a所示。另一方面,对于一个已经处于较高能级上的粒子而言,它可以两种方式向较低能级跃迁并同时发射出一个光子:一种是以不依赖于外界光场存在与否,自发地发射出一个光子,这种过程称为自发辐射过程,如图b所示;另外一种方式是在一定频率的外界光场(光子)作用下,被迫或受激地发射出一个光子的过程,称为受激辐射过程,如图c所示。两种情况下所发射出的光子性质有所区别:自发辐射出的光子,在其传播方向、偏振等特性方面具有随机性质;而受激辐射出的光子,其频率、传播方向、偏振等特性则保持与入射光子全同。 理论分析表明,处于较高能级上的单个粒子在单位时间内在给定外界光场作用条件下的受激辐射跃迁几率,正好等于同样条件下处于较低能级上单个粒子单位时间内的受激吸收的跃迁几率。由于在通常情况下,组成物质的大量粒子在不同能级上的统计分布遵循或近似遵循玻耳兹曼分布律;按此规律,在较低能级上布居的粒子总数永远大于在较高能级上布居的粒子总数;因此,粒子体系对外界入射光场所表现出的总的效果,是吸收作用占优势,亦即入射光场通过这样的粒子体系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衰减,并且衰减的程度正比于低、高能级上的粒子数之差。 如果所考虑的组成某种物质的粒子体系不是处于常态,而是受到某种形式的选择性激励(如光辐照、放电、粒子束轰击、化学反应等),则在上述选择激励的作用下,粒子不再遵守玻耳兹曼分布律,并且有可能在粒子体系的某些个别的高低能级间实现粒子数分布反转,亦即特定高能级上的粒子布居数大于特定低能级上的粒子布居数。此情况下,处于特定高能级上较多的粒子产生受激辐射跃迁的总几率,会大于处于特定低能级上较少粒子产生受激吸收跃迁的总几率;因此该粒子体系对特定频率的光场所表现出的总的效果,是受激辐射作用占优势,亦即通过粒子体系后,组成光场的光子数目有所增加,并且所增加的这些光子的状态(以频率、传播方向和偏振等为标志)与入射光子的状态完全相同。这就是粒子数反转体系对光的受激辐射放大作用或光的相干放大作用,这种作用是激光赖以产生的最根本的因素。 主要特点 人们常见到的各类普通光源(太阳、白炽灯、气体放电灯等)的发光机理,都是基于自发辐射过程,亦即处于较高能级上的粒子集合,以不依赖于外界光场的方式自发地和杂乱无章地发射光子的过程。就发光的空间分布特性而言,自发辐射在空间所有方向上是随机分布的,这意味着普通光源发光的定向性很差。就发光的频谱特性而言,普通光源发光是大量能级之间同时产生自发辐射跃迁的过程,因此发光的单色性很差,均匀地分布在较宽的频谱范围内。 由于激光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特定能级间粒子数反转体系的受激辐射过程,因此就决定了它所发出的激光辐射具有一系列与普通光辐射不同的鲜明特点。 高定向性 由激光器发射出的激光辐射是以定向光束的方式几乎是不发散地沿空间极小的立体角范围(一般为10-5~10-8球面度)向前传输。激光的高定向性,主要是由受激辐射放大机理和光学共振腔的方向限制作用(限横模作用,见激光限模技术)所定的。 高单色性 由激光器发射出的激光辐射能量,通常只集中在十分窄的频率(光谱)范围内,因此具有很高的单色性。这首先是因为工作物质的粒子数反转只能在有限的能级之间发生,因此相应的激光发射也只能在有限的光谱线(带)范围产生;其次是即使在上述光谱范围内,也不是全部频率都能产生激光振荡,由于光学共振腔内多光束干涉引起的共振选择作用(限纵模作用),使得真正能产生振荡的激光频率范围进一步受到更大程度的压缩。设激光器输出的中心频率为v,频谱宽度为Δv,则在较好情况下,其单色性的表征量v/Δv可高达1010~1013数量级;而作为对比,较好的单色光源的单色性量值只有106数量级左右。 高亮度 光源的亮度,是表征光源定向发光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参量指标,它定义为光源单位发光表面沿给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功率的大小。普通光源的亮度值相当低,例如对自然界中最强的光源太阳而言,其发光亮度值大约为 L≈103瓦/(厘米2·球面度)数量级左右;而目前大功率激光器的输出亮度,可高达L≈1010~1017瓦/(厘米2·球面度)数量级左右。在以上的亮度定义中,没有考虑到光源发光的单色性程度,为更全面地评价光源发光的功率、定向性和单色性的高低,有必要进一步引入单色亮度的概念,它定义为光源单位发光面积、单位立体角和单位频谱宽度内的发光功率大小,设光源发光谱线的频谱宽度为 Δv,则普通亮度L与单色亮度L′之间有如下的简单关系:L′=L/Δv。对太阳而言,可见光(5 000埃左右)附近的单色亮度值L′≈10-12瓦/(厘米2·球面度·赫)量级左右;目前大功率激光器输出亮度值可高达 L′≈104~107瓦/(厘米2·球面度·赫)量级左右。 高光子简并度 按照辐射的量子理论,可以认为光辐射场是由一群光子的集合。而占据着空间一定体积、一定立体角和一定频率范围的光子集合,又是分别处于一定数目的彼此可以区分开的量子状态(或称模式)之内;每个量子状态内的平均光子数,定义为光子简并度,它表示有多少个性质全同的光子(它们具有相同的能量、动量和偏振)共处于一个量子状态之内。对太阳来说,在可见光谱区的光子简并度大约为10-3~10-2数量级左右;对其他各种人造光源来说,光子简并度数值也远小于 1。对于激光器而言,由于光学共振腔对激光振荡模式有较强的限制作用(见激光共振腔技术),从而可使输出激光辐射的光子简并度达到较高的数值;例如对于大功率激光器而言,输出光子简并度可高达1014~1017数量级。 高相干性 由于激光具有高单色性和高定向性特点,因此从经典电磁场的观点来看,激光辐射比较接近于理想的单色平面波(不聚焦时)或单色球面波(聚焦时),即比较按近于理想的完全相干的电磁波场。如所周知,电磁波场的相干性可分别从两个方面来加以描述,亦即横向相干性(或称空间相干性)和纵向相干性(或称时间相干性)。光场的横向相干距离由其发散角所决定(与平面发散角成反比);对激光而言,平面发散角可压缩到接近于衍射极限角,则横向相干距离接近于光束本身的横向尺寸,这意味着整个光束截面内各点的光振动都是彼此相干的。光场的纵向相干长度由其单色性决定(与光谱线的频宽成反比),单色性越好则纵向相干长度越长,对激光而言,由于其谱线宽度可压缩到非常窄的程度,因此纵向相干长度可大幅度提高。综上所述,激光的高相干性,主要是由其高定向性和高单色性所决定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