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短语结构文法 |
释义 | duanyu jiegou wenfa 短语结构文法(卷名: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 phrase structure grammar 以结构语言学的直接成分分析法为基础对语言进行定义,从而给予语言中的句子以有用结构的数学系统,又称[∑,F]文法或乔姆斯基文法,是1957年美国语言学家N.乔姆斯基创立的语言转换生成理论的一部分。 为了从数学上进行分析,可以把一种语言看成是由有限个字母按照一定的文法规则从左到右线性排列组成的链的集合。这有限个字母组成字母表∑。由∑中的符号(字母)可能形成的所有的链的集合(包括长度为0的链)用∑*表示。既然一种语言是由一定的文法所产生,它只能是∑*的一个子集。考察英文句子“The girl walksgracefully“,从句法上分析,可以看成由下列步骤所形成: 〈句子〉─→〈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冠词〉〈名词〉〈动词短语〉─→ The〈名词〉〈动词短语〉─→The girl〈动词短语〉─→The girl〈动词〉<副词>─→The girl walks<副词>─→The girl walksgracefully其中“─→”的意思是“能够重写”,即用“─→”右边的符号代替“─→”左边的符号。从符号〈句子〉出发,使用一系列重写规则可得到所需要的句子。对于上面的例子,重写规则是 〈句子〉─→〈名词短语〉〈动词短语〉 〈名词短语〉─→〈冠词〉〈名词〉 〈动词短语〉─→〈动词〉〈副词〉 〈冠词〉─→The 〈名词〉─→girl 〈动词〉─→walks 〈副词〉─→gracefully这里用了两种不同性质的符号,带有〈·〉的符号在最后的句子中并不出现,因此它们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非终止符集N,N={〈句子〉,〈名词短语〉,〈冠词〉,〈名词〉,〈动词〉,〈副词〉},而在最后句子中出现的符号组成的集合称为终止符集,亦即字母表∑,∑={The,girl,walks,gracefully}。非终止符集中的〈句子〉在导出整个句子的过程中有特殊的意义,称为起始符S。因此产生一种语言的文法G可以用四元组表示,即G={∑,N,P,S},其中P 是形式为α ─→β的重写规则或称产生式规则的集合。产生式规则中的α 和β是由非终止符和终止符所组成的链,但α 中至少包含N 中的一个符号。 ![]() 此外为了增加上下文无关文法的描述能力而又避免在用上下文敏感文法时所存在的分析上的困难,又提出上下文无关文法的改型文法──上下文无关程序文法和上下文无关附标文法。程序文法的特点是在导出过程中对中间链用了一个产生式后,下一次再用哪一条产生式要受到限制,因此每个产生式都有一个标号,一个作为核心的重写规则以及称为成功区和失败区的两个标号集合。假使在导出过程中使用某条产生式成功,就要从该产生式的成功区中去找使用下一条产生式的标号,如果该产生式不能用于该链,就要从它的失败区中去找下一个产生式的标号。这种上下文无关程序语言是上下文敏感语言的真子集,且真包含上下文无关语言。附标文法是通过引入附标产生式的有限集来扩大上下文无关文法的描述能力的。附标文法所对应的语言真包含上下文无关语言而且是上下文敏感语言的一个真子集。 把模式的产生和描述与语言的产生和描述加以比较,借鉴语言的句法结构对模式进行处理和识别,从而在短语结构文法的基础上,便发展形成模式识别的一个重要分支──句法模式识别(见结构模式识别)。 参考书目 傅京荪著,戴汝为、胡启恒译:《模式识别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北京,198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