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重点建设 |
释义 | zhongdiɑn jiɑnshe 重点建设(卷名:财政 税收 金融 价格) major construction 中国在一定时期内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建设项目。 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建设是有计划按比例地进行,但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各个时期都会发生生产建设的不平衡。为了保障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在建设上就不能平均使用力量,不分主次,齐头并进,而应当有其战略重点。例如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的战略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与此相适应,当时确定的重点建设,就集中体现为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分属于冶金工业、能源工业、机械制造工业等部门。进入80年代,为了实现到20世纪末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国家建设的重点转向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及其他短线产业的建设。因为这些产业滞后,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全局,即使各个局部一时有某些发展,也难以实现供产销的平衡,因而不能持久。 特点 重点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一种特有的形式,它与国外的“产业倾斜”或“倾斜生产方式”、“不平衡增长”等理论和政策有所不同。其特点是:①以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原理为指导,根据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作出的安排。②直接凭借公有制和经济计划的优势,根据国家既定的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以国家投资的方式进行的特定的建设,并采取指令性计划管理的形式,而不是仅凭计划指导和优惠政策对私人投资所采取的鼓励措施。 资金来源 重点建设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经济活动,由国家计划进行调节,其资金由国家财政保证供应。国家财政不仅可使重点建设有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保证建设按计划顺利进行,而且有利于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稳定经济大局,它体现着社会主义财政的建设职能。80年代以来,由于国家财力不足,重点建设所需资金部分靠临时发行债券和银行贷款解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