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国维
释义 Wang Guowei
王国维(1877~1927)(卷名:考古学)

  中国近代历史学家、金石学家。字静安,又字伯隅,号礼堂,又号观堂。浙江海宁人。生于清光绪三年十月二十九日(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自沉身亡。
  王国维出身海宁州学。1898年入罗振玉在上海创设的东文学社半工半读。1901年随罗任职武昌农校,由罗资助去日本留学。1902年回国后,因罗的推荐在上海、南通、苏州任教,讲授心理学、伦理学等课程。辛亥革命后,王国维随罗振玉旅居日本京都,在罗的影响下转治经史金石之学。1916年回到上海,在英商哈同所办仓圣明智大学编辑《学术丛编》。1922年应聘为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通信导师。1923年在退位清帝左右任南书房行走。1924年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讲授《古史新证》及《尚书》、《说文》、《仪礼》等课程。
  王国维治学的突出特点是,注重新发现,采取新方法。他在治学方法上,将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方法,同清代乾嘉学派的传统考据方法,成功地结合起来,创立和提倡著名的“二重证据法”。他强调要将地下的新材料与文献材料并重,古文字古器物之学要与经史之学相互表里,“不屈旧以就新,亦不绌新以从旧”。同时,又以阙疑的态度,谨慎地对待学术问题,对甲骨文、金文所作考释,力求形、音、义都能说通,因而有较多的创获。这样,他便取得了前辈学者和同辈学者所无法比拟的成就。
  王国维早年进行文学研究,所著《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等书,即有相当的贡献。转治经史金石之学以后,有关考古学的贡献主要是在甲骨文、金文、简牍及度量衡等方面。
  王国维研究商代甲骨,最早突破文字考释的范围,将其作为原始的史料,用以探讨商代的历史、地理和礼制,所著有《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殷墟卜辞中所见地名考》、《殷周制度论》、《殷礼征文》及《古史新证》等。他第一次证实《史记·殷本纪》所载商王世系的可靠程度,并根据卜辞加以纠正。又提出商周之际礼制截然不同的独到看法。他还是从称谓判断卜辞年代和进行甲骨缀合的第一人。
  王国维为进行金文研究,从编辑《宋代金文著录表》和《国朝金文著录表》入手,对宋代以来著录的金文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又作《两周金石文韵读》和《两汉金文韵读》,以期“考之古音以通其义之假借”。他不仅先后撰写数十篇重要器铭的跋语,而且将金文资料用于西周历史和有关问题的研究,著有《生霸死霸考》、《明堂庙寝通考》、《古诸侯称王说》、《鬼方、昆夷、狁考》等。同时,他还进行古器物的研究,曾撰写《古礼器略说》,订正一些器物的名称,辨明它们的用途。
  在简牍研究方面,他根据文献记载作《简牍检署考》,讨论古代的简册制度。后与罗振玉合著《流沙坠简》一书,曾撰写长序论述敦煌和西域所出汉晋木简的学术价值,考证汉长城和玉门关等历史地理问题,又作屯戍丛残部分的考释;他通过英国的A.斯坦因的著作,注意到法国汉学家E.┵.沙畹(1865~1918)原书标有每支木简的出土地点,因作序后重新考定候官、烽燧次第,并绘图列表附之书后,以供进一步研究。
  王国维还进行古代度量衡的研究,曾对宋代著录的晋前尺、日本正仓院收藏的唐尺、鉅鹿古城出土的宋尺,以及新莽嘉量等撰有跋语。《记现存历代尺度》一文,根据17种古尺的实物拓本或摹本,结合文献记载和前人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得出尺度之“由短而长”以魏晋至唐增长最快的结论。
  另外,王国维作《明堂庙寝通考》和《胡服考》,考证古代的建筑制度和服饰制度,虽然主要根据文献记载,但对考古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又作《魏石经考》,首先讨论汉、魏石经的经数和石数,也和考古学有关。
  王国维早年所作学术论文,多收入本人自编的《观堂集林》一书(1921)。他逝世后,罗振玉选编其42种著作为《海宁王忠慤公遗书》(1927),商务印书馆又辑印《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两部全集均将《观堂集林》列为第一种,但内容不尽一致。
  参考书目
 萧艾:《王国维评传》,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
 张舜徽:考古学者王国维在研究工作中所具备的条件、方法与态度,《中国史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
 周传儒:史学大师王国维,《历史研究》1981年6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2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