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社会认知效应
释义 shehui renzhi xiɑoying
社会认知效应(卷名:社会学)
effect of social cognition
  个体在对社会的人(包括他人和自己、个体和群体)和事物的认知过程中表现出的对认知结果有明显影响作用的社会心理效应。具体表现为首因、近因、光环、价值等效应。
  首因效应  指在社会认知中最先接受到的有关认知对象的信息对于形成有关该对象的印象起主要作用的方式。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S.E.阿施于1946年在关于印象形成的研究中提出。在印象形成、沟通过程中的说服教育和广告等场合,经常运用首因效应对信息进行不同的组合排列,以产生预期效果。
  近因效应  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近得到的有关认知对象的信息对于形成有关该对象的印象起主要作用的方式。它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N.A.安德森等人在验证阿施关于印象形成的研究中发现的。这一效应和首因效应具有同样的心理作用,可以运用于印象形成、沟通中的说服教育、广告等场合。在同一社会认知过程中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的作用大小,依认知者的个性特征和价值取向、认知对象的特点,以及认知情境等主客观条件而定。
  光环效应  又称晕轮效应。指个体对认知对象的一些品质一旦有了某种倾向性的印象,就会用这种倾向性印象评价该对象的其余品质。这种最初的倾向性印象就像光环一样套在认知对象上,使认知对象的其余品质也受到光环的照映而反射出相同的色彩。例如,有的人对某人的外表有了良好的印象后,会对此人的个性品质更倾向于作出肯定性的评价。
  价值效应  1960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J.怀斯纳在为了解释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之间矛盾的实验中发现的一种社会认知效应。指认知主体的价值观影响主体对认知对象的评价。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大小,取决于认知主体的价值系统。如果认知主体把首先得到的信息看成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则会出现首因效应;反之,如果把最近得到的信息看成是有价值的,则会出现近因效应。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3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