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谢伦伯格,T.R.
释义 Xielunboge
谢伦伯格,T.R.(卷名:图书馆学 情报学 档案学)
Theodore Roosevelt Schellenberg (1903~1970)
  美国档案学家。1903年 2月24日生于堪萨斯州哈维县,卒于1970年1月14日。祖籍俄国。1928年获堪萨斯州立大学学士学位,1930年获硕士学位。1935年进入美国国家档案馆工作,1938年任该馆农业档案部主任,主持制定美国第一个档案文件处置期限表。1945~1948年在物价管理局负责文书工作,这使他比较深刻地认识了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之间的密切关系。1948年重回国家档案馆,1950年任国家档案与文件局档案馆处处长。1954年应邀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讲学。1956年起任国家档案馆副馆长兼档案馆处处长,并于1960年应邀赴巴西等拉丁美洲国家考察档案工作。他在澳大利亚讲学时获得了很大成功,不仅激起澳大利亚档案工作者的热情,而且引发了一场档案工作与图书馆工作分与合的争论。1962年退休后,在美国的几所大学讲授档案管理课程。
  他对档案理论和技术有重要贡献。主要著作有《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和《档案管理》。前一部书是他的代表作,1956年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用英文出版,1964年和1975年两次重印,先后被译成西班牙文(1958)、德文(1960)、希伯来文(1966)、葡萄牙文(1973)、中文(1983)等多种文字。全书除前言、目录和索引外,共分3编:导论、文件的管理、档案的管理。第一编着重阐明档案的性质和定义,档案机构的重要性。他认为档案是政府独有的文化财富,档案机构可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保证政府的公务活动,保障公民的切身利益。是否关心档案,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水平的恰当尺度。第二编详细论述了现代文件的特点、分类、立卷和处置办法。认为现代文件的特点是数量急剧增加,内部结构日益复杂,因此应采用多种分类方法,如组织机构分类法、职能分类法和主题分类法等。第三编阐明现代档案的鉴定、保管、整理、编目、出版和提供利用等问题。他提出的公共文件具有两种价值即原始价值(亦称第一价值)和从属价值(亦称第二价值)的观点,是对档案鉴定理论的重要贡献。他把美国与欧洲的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的原则与技术进行对比研究,开创了比较档案学的先河。 他对档案学理论的贡献,受到各国档案界和史学界的重视,美国档案学界赞誉他“使档案工作有了尊严,为档案工作开创了新的基础”。英国著名史学家J.巴勒克拉夫把谢伦伯格的《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一书看作现代档案科学已经形成的标志之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3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