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草原改良
释义 caoyuan gailiang
草原改良(卷名:农业)
grassland improvement
  通过农业技术手段,改善草地环境和草群结构的草原管理方法。广义的草原改良还包括草地利用条件的改善。目的在于提高草地牧草的产量、质量,增加载畜量和畜产品。
  概况   原始放牧经营完全依赖牧草自然生产,利用天然草地任牲畜自行采食,不讲求草地的合理利用和维护。随着载畜量的增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少草地牧草的生存条件和草群结构变劣,灌木、杂草繁衍扩大,草皮增厚变紧,导致草原退化或遭破坏。19世纪中叶,一些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较优越、畜牧业较发达的国家首先进行了草原改良。此后,草原改良的范围不断扩大,效果日益显著。如新西兰经改良的天然草地已占60%以上。牧草产量一般可提高5~10倍,载畜量提高3~5倍,畜产品提高2~4倍。中国的草原改良面积至1986年底累计约1.2亿亩,约占全国草原面积的2.3~3%,其中飞机播种牧草面积约1230万亩。
  方法   草原改良的方法有:①在原有植被基础上复壮更新草群或增加新的植被成分。一般是针对性地采取围栏保护、封滩育草、灌溉、施肥、松耙、补种、清除灌木和毒草等措施。对天然割草场的改良,还宜在牧草春季返青期实行禁牧,并建立轮刈制度(见割草)。对曾被耕种的退耕还牧地、耕种后被废弃的撂荒地、放牧过度或植被稀疏的草地等退化草地进行补播改良时,牧草种类的选择和播种技术十分重要,有条件的地区可用飞机播种。这种改良方法不破坏原有草层,通称为治标改良。②将天然草地翻耕播种,建立高产优质的人工草地。这种改良方法要彻底破坏原有草层,通称为治本改良。③在供水不良、交通不便的干旱和高山地区对未开发利用的草原进行改良。首要的措施是开辟水源,修建人、畜供水系统和开辟牧道,以扩大草原利用面积和改善放牧牲畜的生态条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