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胡斯战争 |
释义 | Husi Zhɑnzheng 胡斯战争(卷名:军事) Hussite Wars 15世纪捷克人反对德国封建主及天主教势力入侵的民族战争。13世纪以来,德国贵族和僧侣逐步控制了捷克的经济、政治和宗教大权,引起捷克人民的强烈不满。15世纪初,以爱国者J.胡斯为首掀起反对教皇和德意志天主教会的改革运动。1415年,胡斯被教皇和德皇处以火刑,矛盾进一步激化。1419年,胡斯党人在布拉格等地举行武装起义,揭开了胡斯战争的序幕。在斗争过程中,胡斯党人分裂为激进的塔博尔派和调和的圣杯派。起义者建立了以塔博尔派为核心的胡斯军,在著名的统帅J.杰士卡和大普罗科普统率下,于1420~1431年先后粉碎罗马教皇组织的5次十字军进攻,取得了苏多梅日采(1420)、 维特科夫山(1420)、库特纳霍拉和涅梅茨凯-布罗德(1422)、乌斯季(1426)、塔霍夫(1427)和多马日利采(1431)等会战的胜利;起义军还转战德国、匈牙利、奥地利等地,为反对欧洲反动势力建立了辉煌战绩。1434年胡斯党内的圣杯派联合封建天主教势力,在利帕尼会战中打败塔博尔派,胡斯战争基本结束。 胡斯战争虽然失败,但它给德国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保证了捷克在一定时期内的政治独立,促进了捷克民族文化的发展,对后来的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有很大影响。胡斯党人在长期战争中建立了一支得到人民有力支援的、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新型军队,在军队建设和军事学术上有所创新。胡斯军以步兵为主力,还拥有车载兵(乘车步兵)、骑兵和轻型炮兵等。胡斯军首创的车载兵和战车工事在对付敌重装骑士骑兵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每辆战车有一名指挥官,下辖18~20名士兵。每10辆战车编为一个十车队,由十车长指挥;数个十车队组成一个战车队,所有战车队均由战车统领统一指挥。情况需要时,以战车相互联结成各种战车工事。此种工事通常配置在两翼有天然障碍的高地,火炮配置在战车工事中央,步兵和骑兵隐蔽在工事内,战车保护士兵不受重装骑士骑兵的袭击,并在敌军接近时予以重创。此外,胡斯军善于在野战中大胆机动,勇猛进攻,正确选择主攻方向和有利战场,集中使用兵力,重视各兵种协同动作等军事原则。在野战中大量使用轻炮兵也是军事史上的新发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