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侯度文化
释义 Xihoudu wenhua
西侯度文化(卷名:考古学)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发现于山西省芮城县西侯度村附近。1961和1962年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作过两次发掘,发现石制品、烧骨、带切痕的鹿角和动物化石。西侯度文化的地质时代属早更新世,据古地磁断代初步测定,年代为距今180万年,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发掘材料由贾兰坡、王建编写成《西侯度──山西更新世早期古文化遗址》专刊报告发表。
  地层和动物群  西侯度遗址位于黄河中游左岸高出河面约170米的古老阶地上(见彩图)。文化遗物和动物化石集中分布在平均约1米厚的交错砂层中,而砂层则夹在早更新世的砂砾层之内。砂砾层上面覆盖着中更新世的红色土,再上为晚更新世的黄土层。


  与文化遗物共生的动物化石除鲤、鳖和鸵鸟外,还有22种哺乳动物。它们包括巨河狸、鬣狗、剑齿象、平额象、纳玛象、步氏羚羊、古中国野牛、粗壮丽牛、山西披毛犀、古板齿犀、中国长鼻三趾马、三门马以及双叉麋鹿、步氏真梳鹿、粗面轴鹿等一批鹿类。其中绝灭属占47%,绝灭种占100%,属早更新世的动物群。
  文化遗物  共发现石制品32件,包括石核、石片和经过加工的石器。石器原料绝大部分为石英岩,少数几件为脉石英和火山岩。根据对石核和石片的观察,打片采用了锤击、砸击和碰砧3种方法。 小型的漏斗状石核和有棱脊台面的石片,反映出石器工艺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石器主要用石片加工,有刮削器、砍斫器、三棱大尖状器等。刮削器有凹刃、直刃、圆刃之分。砍斫器有单面加工和两面加工两种,以前者为主。三棱大尖状器只发现1件,是脱层的采集品,但因附近未见其他文化层,仍可判断其原生层位与其他石器相同。这种石器还见于丁村、匼河、蓝田等地,是一种富有特色的工具。
  


  在动物化石中,有一个保存两段鹿角的步氏真梳鹿的头盖骨。它的左角靠近角节的主枝上,有一个横断面呈V形的沟槽,其上具有明显的人为切割或砍斫的痕迹。右角也有刮削痕。具有类似人工刮削痕迹的鹿头盖骨还有一件。这两件标本表明,当时人们可能已制作骨器。化石中还有一些颜色呈黑、灰和灰绿色的鹿角、马牙和动物肋骨,化验表明是被烧过的。西侯度遗址被发现后,曾有一些研究者对出土石器的人工性质持怀疑态度。带切痕鹿角和烧骨的发现,表明西侯度确是一处人类活动遗址。
  生活环境  西侯度的遗物虽然埋藏在河流沉积的砂层中,但来源不会太远,可以说明当时人们是沿河岸地带活动的。遗址出土有鱼类和巨河狸,证明当时这里有较广的水域。哺乳类中绝大部分是草原动物,也有适于草原和森林生活的动物,表明当时西侯度一带为疏林草原环境。而绝大多数哺乳动物属暖温带以北的种类,则说明当时的气候可能比今天凉爽干燥。
  西侯度文化的发现,不仅大大地提早了中国旧石器的历史,也大大地提早了人类用火的历史。由于西侯度文化具有一定的进步性质,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土地上最早的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物,还应到比更新世要早的上新世地层去寻找。
  参考书目
 贾兰坡、王建:《西侯度──山西更新世早期古文化 遗址》,文物出版社,1978。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3: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