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负子蟾属
释义 fuzichan shu
负子蟾属(卷名:生物学)
Pipa
  无尾目负子蟾科的1属,荐椎前椎骨5~8枚,椎体后凹型,肩带弧固型。分布于南美洲北部,有7种。蝌蚪期前3枚躯椎有游离短肋,变态后与横突愈合;具2出水孔,口部无角质颌和角质齿。成体眼小,无眼睑;无舌。趾蹼极发达;咽鼓管孔单个(见图)。终生水栖。在长期干旱的情况下,多集中在尚未干涸的水塘内。雨季到来后,分散在积满雨水的水塘和凹地水坑内交配产卵。雄蟾首先抱握雌蟾胯部,此后几小时,雌蟾背皮膨胀成海绵状,泄殖腔孔突出。有人在室内观察产卵程序,大致是这样:雌雄抱对从水底逐渐游向水面,在此期间身体翻转,当体背朝向下方、腹面朝向上方时,稍停片刻,雌蟾产卵3~10粒,落到雄蟾的腹部。随后,又向水底游动。这时,两蟾抱握的部位略微放松,卵滚入雌蟾背部蜂窝状的皮肤窝内。一般连续重复此种动作15~18次,共产卵40~100粒。卵在雌蟾背面的皮肤窝内生长发育,完成变态,然后离开母背(有的种在蝌蚪晚期逸出)。偶有跌落到水底的卵,这些卵不能正常发育。负子蟾的蝌蚪是双出水孔型,即有两个出水孔而无角质齿;异舌蟾科也属此型。这类的出水孔不能与鱼类或有尾类鳃部的孔相比较。从以色列下白垩纪已采到近于这类群的化石,表明很早就开始分化,并认为这是一个既原始又相当特化的类群。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