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铁路 |
释义 | tielu 铁路(卷名:中国历史) 中国铁路运输始自清末,辛亥革命前已有铁路约九千二百九十二公里。民国时期有所发展,到1946年铁路全长两万六千八百五十七公里。 中国最早的铁路是1876年英国怡和洋行擅筑的吴淞铁路,次年由清政府赎回拆除。1880年,中国开始自筑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长十公里,于次年通车。后清政府相继设立铁路总公司、邮传部等机构,规划全国主要干线,并屈从于帝国主义争夺中国路权的压力,分别与各国签订大量铁路借款合同。至1911年,全国共筑铁路干线和支线约九千二百九十二公里,其中外国直接占有的三千七百一十八公里。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设立交通部,主管全国路政。孙中山提出十年内筑路十万公里的设想,因政权很快被袁世凯窃取,未能付诸实施。1915年,北洋政府在取缔清末设立的绝大多数省级商办铁路公司后,将一万一千五百五十公里铁路建筑权出卖给帝国主义。20年代初,交通部统一全国铁路会计制度和统计制度,规定铁轨和机车标准。初步改变了帝国主义控制下铁路建筑和管理的混乱状况。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十六年间,新筑成的铁路有四千公里左右,平均每年二百五十公里。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交通部,收回已成铁路管理权,并通过整顿路务,更新了铁路设备,改善了经营,对新建铁路,在清理旧债基础上,采取官僚资本与外国资本联合投资的方式。“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从中国夺取并加上后来修筑的共约两万公里铁路,成为日本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的工具。抗战期间后方的铁路建筑,主要在西南地区。日军控制下东北地区修筑的铁路则是基于军事侵略的目的。在日本投降的前夕,国民政府管理的铁路只有一千四百公里。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接收日军占领的铁路,由于蒋介石发动内战,多数铁路又遭到破坏。1927~1948年,国民政府兴建的线路只有两千六百七十九公里,平均每年筑路一百二十八公里,为北洋政府时期平均每年筑路里数的一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共有铁路五十八条,全长两万六千八百五十七公里,主要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地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