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邓初民
释义 Deng Chumin
邓初民(1889~1981)(卷名:政治学)

  中国现代政治学家。生于1889年10月20日。曾名希禹,字昌权,笔名肥豚、田原等。湖北石首人。1913年考入日本东京法政大学。留日期间,开始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1925年任湖北省立法科大学教务长,并参加革命工作。1928年在上海暨南大学任教,并担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主席,与鲁迅领导的“左联”互相配合,反击反革命的文化围剿。后从事抗日活动。1945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央委员,后避居香港。1949年回到东北解放区,旋即出席了在布拉格召开的世界和平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任山西省副省长、山西大学校长。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还长期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中国政治学会名誉会长等职。1981年2月4日逝世。主要著作有:《政治科学大纲》(1929)、《新政治学大纲》(即《政治学》,1932)、《民主的理论和实践》(1945)、《世界民主政治的新趋势》(1946)、《阶级论》(1948)、《新中国政治问题讲话》(1949)等。
  邓初民在政治思想方面的最大贡献,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建立了新型的政治学体系。他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作出了4点贡献:①阐述政治和政治学的本质。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离开了经济结构,便不能说明活的、变的政治;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的科学;政治学的基本特征是把政治关系的运动法则放置在社会内部的阶级对立之上。②规定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他给政治学下了这样的定义:政治学是研究国家、政权、政府、政党、革命等政治现象的科学,从而把阶级、国家、政府、政党、革命规定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提出了著名的政治学“五论”。③提出政治学的研究方法。认为只有用“现实论理学”即唯物辩证法的新方法,才能做到从现实的经济生活方面、政治的全体性上、政治的发展过程中去研究政治学。④确立了政治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认为经济构造形成社会的基础,政治法制形成社会的第一上层建筑,其余道德、宗教等意识形态形成社会的第二上层建筑,所以作为研究政治现象的政治学,是社会科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种。
  邓初民撰写的《新政治学大纲》一书和他提出的政治学“五论”说,在中国政治学界有一定影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4: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