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邓子恢
释义 Deng Zihui
邓子恢(1896~1972)(卷名:军事)

  闽西红军和苏区创建人。1896年 8月17日生于福建省龙岩县泉井村。曾赴日本留学,1918年归国。五四运动后,参加爱国进步活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参与组织江西崇义县“五一”暴动。1928年3月4日,与郭滴人等领导福建龙岩县后田暴动。暴动武装编成一个营,他任党代表。同年 7月任闽西暴动委员会副总指挥、闽西工农红军第7 军第19师第57团党代表。1929年任中共闽西特委书记,领导地方武装配合毛泽东、朱德率中国工农红军第 4军入闽作战,参与创建闽西苏区。1930年3月起任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以及第12军、闽西红军学校政治委员。后调任中共福建省委巡视员,到闽中、闽东地区开展工作。1931年11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兼财政人民委员。第一方面军主力长征后,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与张鼎丞、谭震林领导游击战争,多次挫败国民党军的“清剿”,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保存了革命武装。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兼民运部部长,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积极发动群众,发展人民武装力量。1939年参与组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开展皖东敌后游击战争。1940年 3月,于来安县半塔集领导不足千人的部队,在兄弟部队配合下击退国民党顽固派军队韩德勤部 8个团的进攻。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兼第 4师政治委员、淮北区党委书记。1942年冬,与师长彭雪枫领导军民取得反日伪军“扫荡”的胜利,巩固了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随即参与指挥山子头战役。1945年 6月被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书记兼华中军区政治委员,参与组织苏中战役。1948年5月调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三书记兼中原军区副政治委员,参加淮海战役的组织工作。1949年 5月任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三书记、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第二政治委员,参与组织指挥解放中南的重大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二书记兼中南军区第二政治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1953年后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曾被选为中共第八、第九届中央委员、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72年12月10日病逝于北京。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4: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