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资本主义所有制
释义 zibenzhuyi suoyouzhi
资本主义所有制(卷名:经济学)
capitalist ownership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并用以剥削雇佣劳动者的一种私有制形式。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性质  资本主义所有制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最后一种私有制,它同奴隶主所有制和封建主所有制有所不同。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主不仅占有生产资料,而且完全占有奴隶的人身。在封建社会里,封建主占有土地,但又不完全地占有农奴的人身。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只是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并不占有劳动者的人身,劳动者在形式上是自由的。“这里所说的自由,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另一方面,他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92页)。
  产生  在工业中,资本主义所有制的产生,主要通过两条途径:①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些条件好又积累了较多财富的商品生产者开始雇工生产,上升为资本家;另一些破产的小生产者,由于丧失了生产资料,不得不出卖劳动力,沦为雇佣工人。②商人变成包买主直接支配生产和流通,使手工业者丧失独立性,成为雇佣工人,而这些商人变成了工业资本家。以上两条途径的发展过程十分缓慢,要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迅速发展起来,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经济条件:①要有大量的货币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②要有大量的自由劳动者──无产者。在西欧一些国家,这两个基本条件是运用暴力手段,剥夺小生产者的生产资料来加速实现的,这便是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英国的“圈地运动”是最典型的形式。
  欧洲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发源地。早在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出现了资本主义所有制的萌芽。后来经历几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一方面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为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巩固和发展扫清障碍;另一方面通过实现产业革命,工场手工业被机器大工业所代替,从而使资本主义所有制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
  发展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也有所发展。19世纪下半叶,由于一系列重大科技发明的出现和应用,资本主义工业化从轻工业转向重工业,这显然是大多数独资经营的资本家所难于承担的。于是,独资经营的企业开始向股份公司转化,资本加快集中和积聚。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股份公司已成为资本主义所有制的主要形式。
  在股份公司发展的同时,作为资本家总代表的资产阶级国家在矿山、铁路、河道、港口、邮电等部门进行投资,产生了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大量地出现于各交战国家,后来在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中有所加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进一步得到了发展。不过,这些基本上是为了应付战争和经济危机而不得不进行的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真正较大规模的发展是从战后50年代开始的。特别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出现耗资巨大的宇航事业、广泛的现代化设施、规模巨大的新工业基地、宏大的现代化科学试验机构等等,它们大多由资产阶级国家投资经营,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的发展就进一步加快了步伐。
  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产生的途径是:国家把私人企业收归国有;成立国家和私人共有的混合公司;由国家拨款兴建国营企业和各种公共事业。通过这些途径产生的企业,也没有改变其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性质,因为国有企业的性质,完全由国家的阶级性质所决定。正如F.恩格斯所指出:“无论转化为股份公司和托拉斯,还是转化为国家财产,都没有消除生产力的资本属性。……现代国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36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跨国公司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这是现代资本主义条件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后果。跨国公司是垄断资本集团所控制的国际性垄断企业,它把资本主义所有制由国内引伸到国外,它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控制所在国的子公司,从事世界规模的生产、销售及其他业务活动。这是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大量输出在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上所引起的一种新变化。
  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的发展表明,庞大的社会财富愈来愈集中在垄断资产阶级手中,生产资料的集中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资本主义私有制将必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