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齐思和
释义 Qi Sihe
齐思和(1907~1980)(卷名:外国历史)

  中国历史学家。字致中,山东省宁津县人。1927年入南开大学,次年转入燕京大学攻读历史。1931年毕业后被选派赴美留学,1935年在哈佛大学历史系研究院获博士学位。归国后,历任北平师范大学、燕京大学、中国大学历史系教授,并曾兼任燕京大学历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1952年转入北京大学任教,直到1980年逝世。他执教四十余年,所授课程包括中国史商周至秦汉诸代,世界史从古至今诸段、英美国别史及史学史、思想史等十多门,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史学人才。
  齐思和学术精湛,方面广博。早年研究中国古代史,40年代末,将研究范围延伸到中国近代史。先后发表《战国制度考》(《燕京学报》1938年第24期)、《魏源与晚清学风》(《燕京学报》1950年第39期)等论文。50年代起,他的研究方向转到世界史方面,为创建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体系而努力。在世界史教材建设、资料选辑和工具书编纂等方面都作出贡献。他编写的《世界中世纪史讲义》(1957)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这一学科的第一部教材,书中兼采苏、美、英著作的长处,并具有自己的特点。主编中国第一部多卷本《世界通史》(1962)上古部分,悉心擘划、尽力写出中国特色。此外,他还选译了《中世纪初期的西欧》、《中世纪晚期的西欧》等资料,与翦伯赞等合编《中外历史年表》(1958)。他撰写了《英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过程》(《历史研究》1964年第1期)等论文,为史学界留下了珍贵遗产。他注重比较研究的方法,主张“将古代史与近现代史,中国史与外国史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发现特点,找出联系”。认为“研究世界史应当注意中国文化和世界各国文化间的相互联系”。《孟子井田说辨》(《燕京学报》1948年第35期)和《中国和拜占廷帝国的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为这方面的代表作。
  齐思和在北平沦陷时期,拒绝日伪之聘,大节凛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谢绝国外大学重金礼聘,愿将所学报效祖国。1949年建国后,他热爱社会主义,热爱教育事业,直到病重仍念念不忘教学工作,是一位深受尊敬的爱国知识分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22:4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