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二里头遗址
释义 Erlitou yizhi
二里头遗址(卷名:文物 博物馆)
Erlitou Site
  具有都邑规模的中国早期青铜文化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县西南约9公里的二里头村南,面积约375万平方米。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调查发现并发掘,工作持续至今。遗址以二里头文化堆积为主。已发掘出的二里头文化遗址有宫殿建筑基址、作坊遗址、一般居住址、陶窑和墓葬等,并出土了大批遗物。
  文化可分为 4期,其中第三期最繁荣。根据出土物碳14测定,年代约为公元前1900~前1500年。它的文化性质,学术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二里头遗址属于夏文化,另一种认为二里头遗址早期(一、二期)属夏文化,晚期(三、四期)属早商文化。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宫殿建筑基址  已发掘两座。1号宫殿基地位于二里头遗址中部,为整体略呈方形的夯土基址。东西长108 米,南北宽100米,高0.8米。基址北部正中,为一座略高起的长方形台基,东西长30.4米,南北宽11.4米,四周有檐柱洞,可复原为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四阿重屋式的大型殿堂建筑。殿堂前是平坦的庭院;围绕殿堂和庭院的四周是廊庑建筑;夯土台基正南边缘中部是大门。其东北约150米,为 2号宫殿基址,南北长 72.8米,东西宽58米。殿堂同样建筑在基址北部的长方形基座上,可复原为面阔三大间、进深一大间带有回廊的宫殿建筑。殿堂南面是庭院,发现有地下排水管道。围绕殿堂和庭院有北墙、东墙、东廊、西墙、西廊,南面亦有廊和大门。大门中间是门道,两侧为塾。
  这种由殿堂、庭院、廊庑和大门组成的宫殿建筑格局,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对后世很有影响。
  墓葬  在二里头遗址发掘出一批墓葬,皆为长方形土坑墓。大型墓1座,位于2号宫殿基址中心殿堂与北墙之间。墓口东西长 5.35米,南北宽 4.25米,深 6.1米。墓内填土经夯筑,遗物被盗,仅剩一些朱砂、漆皮、蚌饰片和涂朱陶龙头等。中型墓葬有 6座,墓口长 2米多,宽 1米多。有的有二层台或腰坑,墓底铺朱砂,还有漆棺残皮。随葬有铜爵、戈、戚、玉璋、钺、圭、绿松石饰及各种陶器、骨珠、海贝等。小型墓葬有20多座,墓口长不及 2米,宽仅0.6~0.7米。随葬品只有少量陶器。此外在灰坑或灰层中,还散见30多具人骨架,有的捆绑双手,有的身首异处,有的和兽骨埋在一起,可能是被杀害的,或与祭祀有关。
  遗物  二里头遗址出土遗物有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骨角器和蚌器等。青铜器中生产工具有刀、凿、锥、锛、鱼钩等;兵器有戈、戚、镞等;容器有爵、斝,已发现近 10件,薄胎束腰、平底,皆为多范合铸;乐器有铃;装饰品有镶嵌绿松石的圆铜牌,制作十分精美。玉器有刀、璋、戈、钺、铲、柄形器、版、琮、筒、玦等,加工技术精湛。陶器以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为主, 一般陶胎较厚,相当一部分表面磨光。其中炊器以夹砂罐为主,其次为鼎、鬲,其他有盆、豆、簋、三足盘、大口尊、瓮、缸、圆底盆等容器和壶、盉、觚、爵、杯等酒器以及陶埙、铃等乐器。陶器纹饰有篮纹、绳纹、方格纹、弦纹、附加堆纹等,个别陶器刻划兽面纹和龙形纹。一些大口尊的口、肩部有20多种刻划符号和陶文。石器有斧、锛、凿、铲、刀、镰、镞等。骨器有凿、铲、刀、匕、镞、针、笄等。此外还有漆器、麻布、卜骨和海贝等。
  遗址保护  196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文物保护区,建立文物保护小组。1989年重新核定保护范围,并建立石质保护标志碑,以确保遗址不受损害。
       


  参考书目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5年5期。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宫殿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4年4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队:《河南偃师二里头二号宫殿遗址》,《考古》,1983年3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9 0:5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