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释义 jingzhuihouzongrendai guhua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卷名:现代医学)
ossification of cervical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颈部脊椎后纵韧带发生骨化的现象,并不一定都有临床症状。在东亚各国比较多见。日本学者首先报道后纵韧带骨化所致的颈脊髓病(曾称为日本人病)。
  后纵韧带位于椎体后面,起自第二颈椎(枢椎),向下到骶管,坚韧细长。其功能为限制脊柱过分前屈(图1)。后纵韧带骨化多见于颈椎。常与特发性弥散性骨肥厚症、强直性脊柱炎和颈椎病同时出现。病因不明。有创伤学说、炎症学说和代谢学说,但均缺乏完整论据。其发病似与颈部慢性劳损有一定关系。


  后纵韧带从结构上分为深、浅两层,深层与椎间盘的纤维环紧密结合,附着于椎体上下缘的邻近部。韧带骨化多在椎体上下缘邻近部的深层开始,再延及浅层,呈乳头状;然后向上、下方延伸,而呈钩状;互相融合后,呈 U形钉状,此时骨化的韧带与椎体间仍保留有未骨化的深层结构,深层结构骨化后,则与椎体融合;与骨化韧带相邻的椎间盘多因变性失去张力而膨隆,使后纵韧带受到额外应力而加速骨化,形成跨越椎间盘的骨桥(图2)。骨化韧带能与硬膜发生粘连,甚至该部硬膜亦骨化。


  骨化韧带增厚,突向椎管之内,则椎管矢状径变小,脊髓前动脉和脊髓受压迫,产生脊髓损害症状。脊髓损害的程度与骨化韧带在椎管内的占位程度和原来椎管的大小有关系。上颈段椎管的矢状径较大,占位率在40%时,可不出现脊髓受压的痉挛步态,而下颈段椎管矢状径较小,同样的占位率却引起严重的行走困难。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在椎管内占位程度较低时,并无任何症状,随着占位程度的增加就出现脊髓病症状,与颈椎病性脊髓病难以区别。症状的出现多在40岁以上的男性,最早出现的症状与颈椎病的脊髓病症状类似,如颈痛、头痛、头晕、肩臂痛、手无力感、躯干的束带感和行动不稳等。症状逐渐加重,发展到持物困难、行路困难,甚至卧床不起。多数病例的运动麻痺症状先在上肢出现,而后延及下肢。检查可见上肢腱反射减退或亢进,霍夫曼氏征(快速弹拨食指、中指或无名指指甲,拇指末节及其他指第2、3指节屈曲)微阳性,下肢腱反射亢进、髌阵挛(用拇、食二指将髌骨用力推向足的方向,引起髌骨有节律的运动)和踝阵挛(用手托足底,足部突然背屈,足部出现有节律的颤动)阳性,巴宾斯基氏征(刺激足底时趾背屈)微阳性。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诊断主要靠 X射线检查。在颈椎侧位 X射线照片上,椎体直后方可见有片状或索条状韧带骨化致密影像,多见于颈1~5,单独发生在下颈段者较少见。骨化阴影与椎体后缘之间常有空隙,但亦可紧密相连。骨化阴影可见于一个椎体的后方(孤立型);亦可见于多个椎体的后方,在椎间盘水平互不连接(间断型);上颈段的骨化阴影多跨越椎间盘相互连在一起(连续型);亦可见下颈段的骨化阴影相互分离,而上颈段者连在一起(混合型)。颈椎侧位断层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照片对观察骨化韧带影像更有帮助。
  用颈椎侧位 X射线片和CT射线片能观察骨化韧带在矢状面上向椎管内突出的程度,骨化厚度与椎管矢状径的比率称为骨化韧带矢状面椎管占位率(或矢状面椎管狭窄率)。占位率小于30%时,一般脊髓压迫症状不明显;大于40%时,尤其是位于下颈段时,一般脊髓受压症状即很明显,有的需要及时解除压迫。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无症状时,应注意防止颈部劳损,以免骨化加重。症状较轻,尚无病理反射或仅有轻微病理反射,骨化韧带占位率小于30%,脊髓造影骨化部通过缓慢而无梗阻者,适于采用非手术疗法。脊髓症状明显,病理反射阳性,占位率大于40%,脊髓造影骨化部有明显梗阻时,适于行颈椎后路广泛椎板切除减压术或椎板成形减压术。对孤立型者可经颈前路手术,切除骨化韧带,解除脊髓压迫。如果脊髓造影发现梗阻在椎间盘水平,则适于进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及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3:5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