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马相伯
释义 Ma Xiangbo
马相伯(1840~1939)(卷名:宗教)

  中国天主教学者、政治活动家。原名建常,后改名良,字相伯,又作湘伯或芗伯,教名若瑟,晚年号华封老人。原籍江苏丹阳,生于江苏丹徒。父业医兼营商,世代信奉天主教。清咸丰元年(1851)就学于上海依纳爵公学(后改名徐汇公学),学名斯臧。同治元年(1862)入耶稣会,研习文学、哲学及天文等。八年,升神父,在安徽宣城及江苏南京、徐州一带传教。十一年,任徐汇公学校长兼任耶稣会编撰。因遭同会之外国传教士猜忌,于光绪二年(1876)退出耶稣会。由兄建勋荐于李鸿章,去山东调查矿务。七年,任驻日使馆参赞,次年至朝鲜任职。十一年,任台湾巡抚幕僚。十八年,再度赴日,先后任长崎、横滨等地领事及驻日使馆参赞。二十九年,创办震旦学院(后改名震旦大学)于上海徐家汇,后迁卢家湾。因校政为法籍耶稣会士所霸持,三十一年得严复等人相助,取意“复我震旦”,另创复旦公学(即复旦大学前身);自任校长,延请于右任、邵力子等任教。1912年民国成立以后,出任江苏都督府外务司长等职及代理北京大学校长。1920年冬退隐上海徐家汇之土山湾,译著天主教书籍。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呼吁停止内战,团结抗日,并提倡民治及人民自救,发起组织中国民治促进会和国难会等。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同胞书》后,与沈钧儒、邹韬奋等联名发表《上海文化界救国运动宣言》。次年与宋庆龄、何香凝等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时年已95岁,仍发表文章与演讲,勉励同胞共赴国难,人称爱国老人。1937年3月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七七事变后应李宗仁之请去桂林。1938年又应于右任之请移居昆明,道经越南谅山,一病不起,次年病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灵柩运回上海,安葬于天主教公墓。生前译著甚多,后人编有《马相伯先生文集》、《马相伯国难言论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3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