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双杠
释义 shuɑnggɑng
双杠(卷名:体育)
parallel bars
  男子竞技体操项目之一。19世纪初,双杠已成为欧洲流行较广的一种健身器械,后来被德国体操家F.L.杨定型为体操器械。1812年后成为德国体操学派传统的锻炼项目。19世纪中叶,瑞典体操学派的学说流入德国,在瑞典学习过体操的柏林皇家中央体育学校校长H.罗特施泰因认为单杠、双杠对青少年的生理有害,把德国传统的单、双杠排除于体操教学之外。1860年前后发生了一场争论,柏林体操联盟的3个人写了反对取消单、双杠的抗议书,医务参事官等19名医生进行了专门的研究,认为双杠运动符合人的生理特点。德国最高医务机关接受了后者的论点,从此双杠在体操运动中才站稳了脚跟。从第1届奥运会起,双杠被列为体操竞赛项目(图1)。
 


  双杠的成套动作按规则规定应该有摆动、摆越、屈伸、弧形摆动、回环、空翻和静止用力等。运动员做成套动作时,必须以摆动和腾空动作为主,也可以有适当的静止和用力动作。20世纪初期,双杠动作中静力性动作较多,以后,摆动动作的比重逐渐增加,在30年代,已有了前摆转体180°成支撑、后空翻成支撑等动作。在1936年奥运会上,德国运动员K.弗赖的自选动作中包括一个后空翻分腿摆越成支撑。50年代和60年代,双杠技术动作又有了新的改进,如幅度加大,前摆转体180°成手倒立、后空翻成手倒立等摆动接静止姿势的动作增多;前摆转体360°成手倒立出现;空翻转体类型下法增加等等。70年代中期,空翻两周下被普遍采用,空翻两周加转体类型的下法也已出现,杠上杠下动作联接幅度也加大了。
  50年代以后,日本、意大利、苏联、美国和中国的一些优秀体操运动员,在双杠技术动作上都有不少创新。中国运动员亦擅长双杠的支撑摆动动作,在悬垂类动作上也有提高。在1980年哈特福德国际体操邀请赛上,中国运动员蔡焕宗以后摆经倒立转体360°前翻成支撑为核心的成套动作,获得19.75分,夺得双杠冠军;同年在世界杯体操赛中,中国运动员李月久表演了前空翻分腿向后摆越成挂臂撑的独创动作,夺得了双杠冠军。
  正式比赛用的双杠有具体规格要求(图2)。用于教学训练的双杠可采用不同的装置与规格,其中有可移动的低双杠,高200~500毫米;固定式低双杠,高500 ~1000毫米;半自动调节双杠,高1000~1500毫米。
  双杠动作可由支撑或悬垂做,也可由侧撑或正撑做。练习双杠动作对发展人体上肢和腹背肌肉的力量有良好的作用。(见彩图)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