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禹锡 |
释义 | Liu Yuxi 刘禹锡(772~842)(卷名:中国历史) ![]() 刘禹锡的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倾向。《天论》三篇论证了“天”的物质性。文中还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的命题,阐述了国治法行对于改造自然的重要作用。在《因论》七篇中,能注意到客观事物中广泛存在着的祸福、大小、利钝、声实等互相对立的矛盾因素,并考察它们之间的变化情况,表现了一定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刘禹锡在政治上反对墨守陈规,主张“稽弊而矫”,“唯变所适”。在地方官任上,他能因时制宜,兴利除弊,故所在多有卓著的政绩。 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其在巴东民歌基础上创作的《竹枝词》,词意高妙,风韵天成,对后世诗歌创作有很大影响。其七言律、绝,精警含蓄,多为传诵名篇。白居易曾尊之为“诗豪”。散文则不拘一格,尤长于论说。宋姚铉把他同唐著名古文家李翰、梁肃等并称为“文之雄杰者”。 所著有《刘宾客集》,今存最早刻本为正集三十卷、外集十卷的宋刊大字本(也称崇兰馆本),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即据此本影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