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
释义 Zhongguo Renmin Jiefɑngjun zhengzhi gongzuo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卷名:军事)
political work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党在军队的政治工作,是人民解放军的生命线,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源泉,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的重大因素。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任务,是根据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路线,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总目标、总任务,以及由此规定的军队任务确定的。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服务于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于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人民军队的性质,保证军队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军队内部的团结和军政军民团结,保证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和各项任务的完成。
  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政治机关是党的工作机关。党对军队的政治、思想、组织领导主要是通过政治工作实现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央军事委员会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领导全军政治工作。政治工作与军事工作、后勤工作以及其他工作,在军队各级党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分工合作,密切配合,结成军队工作的整体。政治工作主要由各级政治机关、政治工作人员组织实施。政治工作也是全军人员的共同任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工作,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步形成为一门具有鲜明党性和很强的实践性的科学。它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和军队建设的学说为理论基础,以研究和阐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规律及其应用为使命。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和总结的军队政治工作基本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是中国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适应中国工农武装革命和建设无产阶级的新型人民军队的历史要求,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中国北伐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合作组织革命军队,借鉴苏联红军的经验,在国民革命军中开展了政治工作。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后,在各个历史时期,随着中国人民革命和人民军队建设的发展,军队政治工作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时期,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创立与形成的时期。从1927年 8月南昌起义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之日起,党就在军队中建立了政治工作。同年 9月,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队伍经过三湾改编,在部队各级建立共产党的组织和党代表制度,支部建在连上,实行民主主义,从政治上、组织上实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接着,毛泽东在领导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深入土地革命的斗争实践中,进一步为军队提出和制定了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三大任务,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官兵平等、军民团结的新型内外关系及正确的俘虏政策等重要原则和政策。1929年12月,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系统地总结了红军建设的经验,确立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奠定军队政治工作基础,使中国红军开始完全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之上。这是军队建设和政治工作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后,随着各地红军力量的迅速成长壮大,在部队中相继建立和健全了政治工作机构和制度。1930年冬,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颁布《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1931年2月,成立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统一领导全军的政治工作。在这前后,红军各个方面军曾连续击败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积累了作战中政治工作的丰富经验。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在“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影响下,红军建设和政治工作遭受严重挫折。1935年 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红军政治工作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政治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全面发展与成熟的时期。在国共两党再次合作的新形势下和争取民族解放的艰苦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其他人民武装,贯彻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政策,保持和发扬红军时期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创造了许多新的经验。
  为适应红军改编后的新情况及抗日游击战争的新特点,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根据中共中央决定,设立了党的八路军、新四军军委分会及团以上各级军政委员会,恢复了在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之初,一度取消的政治委员制度。中国共产党吸收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参加党领导的抗日队伍,使军队增加了新的血液,政治工作更加活跃。经过从1942年开始的以整风为中心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运动,轰轰烈烈的全军大生产运动,以及在整风基础上开展的群众性尊干爱兵、拥政爱民运动,人民军队在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方面都极大地加强了,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党的抗日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和抗战的最后胜利。
  这一时期,军队政治工作在理论上有重大发展。毛泽东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军宗旨和党指挥枪的原则,以及他概括的政治工作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三个基本原则,是人民军队建设和政治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1944年4月,谭政受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托,代表八路军留守兵团政治部,在中共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所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总结建军以来政治工作的经验,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军队政治工作的性质、方向、地位、任务和方法,是继古田会议决议之后军队政治工作的又一重要历史文献,是军队政治工作在各个方面获得丰富发展并达到成熟的重要标志。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  这一时期,与中国两个命运、两种前途决战的斗争形势和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任务相适应,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又有重大的发展。在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频繁作战中,人民解放军在总结以往民主运动和创造战斗英雄、模范工作者运动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的团结互助运动和为人民立功运动。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恢复了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被错误取消的军队中的各级党委员会,重行颁布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对其内容作了统一规定。从1947年冬起在全军普遍开展的以“诉苦”、“三查”为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是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和民主运动的新发展,对提高全军官兵的政治觉悟,增强部队的纪律性和战斗力,保证军队的巩固、扩大和作战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毛泽东总结军队民主运动的经验,把它集中概括为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及渡江战役,取得了组织实施大兵团作战中政治工作和大规模争取瓦解敌军的重要经验。此后,随着作战任务的逐步减少,人民解放军先后组织和派遣大批工作队,执行接管新解放区和城市的任务,对解决新解放区的干部问题和人民革命事业的顺利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 政治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的任务由夺取政权转变为保卫和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军队由长期的战争环境转入和平环境,进入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新时期。政治工作在新的实践中有了新的发展。
  为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充实和健全政治工作机构,统一全军政治工作领导体制,组建专门培训政治干部的院校,开展海军、空军和特种兵政治工作,加强干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并开展了大规模的文化教育运动。1954年4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为军队政治工作规定了一套完整的制度。1955年实行义务兵役制、军衔制和干部薪金制,政治工作保证了这三大制度的实施。在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中,全军积累了开展军事训练和各项业务、技术工作中政治工作的重要经验。通过群众性的学习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以及其他英雄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的活动,在部队中形成了革命、健康、朝气蓬勃的良好风气。
  从50年代后期开始,军队政治工作逐渐受到“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错误地开展反“教条主义”斗争和批判“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给军队建设和政治工作造成很大损害。1960年关于加强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决议,有正确的、积极的内容,但由于把阶级斗争作为主要矛盾,把反“右倾”作为政治上的主要任务,把政治工作强调到不适当的地位,使军队政治工作的方向发生了偏差。“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推行“政治可以冲击一切”,搞无限上纲和实用主义、形式主义,严重地破坏了军队的政治工作。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军队政治工作逐步走上正确的轨道。1978年 6月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根据邓小平确定的会议主题,着重讨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恢复和发扬政治工作优良传统,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清除“左”的影响,端正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取得了拨乱反正的重大胜利。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军队政治工作围绕党在现阶段的总目标、总任务和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发挥服务、保证作用,不断改革,努力开创新局面。全军深入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广大指战员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大力提倡和发扬革命和拼命的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的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以及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革命军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开展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工作;组织部队积极参加国家经济建设,广泛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改革干部制度,努力建设一支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干部队伍;自上而下地对军队党的组织进行全面整顿,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战斗作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宣传和贯彻和平时期军队建设的指导方针,保证军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的顺利进行。1987年 1月27日《中央军委关于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决定》,根据新的历史时期军队的任务和面临的情况,对军队政治工作指导思想、主要任务、方针政策和基本方法做了全面的阐述和基本规定。所有这些,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在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人民战争理论的指导下,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并确立了它的基本方针和原则。主要有: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这是无产阶级的党性原则在建军问题上的集中体现,也是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它要求所有参加这个军队的人,都要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在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绝不允许脱离人民,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为此,军队要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总任务的要求,同时担负起打仗、做群众工作、生产三位一体的任务。在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军队不仅要成为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而且要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力量。
  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党指挥枪是军队建设不可动摇的原则。政治工作必须保证全军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模范地贯彻执行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自觉地坚持党领导军队的各项制度;做好党的组织工作和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环节  坚持用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革命思想和革命精神教育和激励部队,启发和提高干部战士的政治觉悟。帮助干部战士逐步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抵制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发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军队的具体任务进行,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疏通引导、说服教育的原则,把言教和身教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  这是根据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而确立的人民解放军处理内部关系,处理与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以及组织对敌政治斗争的基本准则。它具体地体现了团结自己、战胜敌人的政治工作总方针,是人民解放军区别于一切旧式军队的显著标志。贯彻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的原则,要求从尊重士兵、尊重人民和尊重已经放下武器的敌军官兵的人格这一根本态度出发,制定出适合当时、当地环境的各项具体政策和工作方式、方法。
  发扬政治、经济、军事民主  这是人民解放军的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军队中的具体运用。发扬政治、经济、军事民主,要求干部尊重战士的民主权利,上级尊重下级的民主权利,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充分发挥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政治上高度团结,生活上获得改善,军事上提高技术和战术的目的。
  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人民解放军统一的革命纪律,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本质。它把人民军队处理内外关系以及对待俘虏的基本政策和要求,具体化为指战员的行动准则,成为军队执行正确路线,完成各项军事、政治任务的重要保证。在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中,要坚持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精神教育部队,并根据新的条件和情况,在贯彻执行中提出具体的要求。
  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优良的工作作风,科学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其中最根本的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部队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精神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坚持政治工作为党的总任务、总目标服务,为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服务,密切结合部队作战和各项任务、各项工作的实际来进行的指导方针;坚持发挥各级政治机关和政治工作人员的模范作用。
  政治工作主要内容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内容,总的可概括为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两大方面。按业务性质区分,主要包括:宣传教育工作,党和共青团的组织建设,干部工作,保卫工作,文化工作,群众工作,敌军工作,兵役、预备役和民兵政治工作等。从工作对象、范围或部队担负的任务区分,有战时政治工作,军事训练、国防科研、施工、生产、执勤中政治工作,后勤政治工作,院校教学中政治工作,等等。政治工作的具体内容主要是:
  组织部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宪法、法律以及党和政府有关军事工作的决议、决定、指示;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开展适合军队特点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
  管理军队中党的组织,指导各级党委员会和基层党支部的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维护党的纪律,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领导军队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
  管理干部工作,执行党的干部政策,建设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干部队伍。
  进行军事训练、后勤、国防科研中的政治工作,保证军事训练方针、原则的贯彻执行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部队现代战争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进行科学文化教育,培养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军队、地方“两用”人才。
  教育全军人员认真执行各种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维护军队高度的集中统一和严格的纪律。发扬军队内部民主,增强内部团结。
  进行战时政治工作,保证部队坚决执行中央军委的战略方针、作战原则及上级的命令、指示,完成作战任务。
  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安全保卫工作和政法工作的方针政策,防范和打击间谍、特务和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活动以及其他犯罪活动,保证部队的纯洁和巩固。
  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文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发展军队的文学、艺术事业和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
  组织部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开展拥政爱民和军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
  进行对敌军政治、思想状况的调查研究,组织对敌军的瓦解工作。
  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兵役工作的方针、政策、法令,进行兵员征集、退役、预备役和民兵政治工作。
  此外,组织部队开展群众性立功创模和革命竞赛活动,表扬和奖励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褒扬革命烈士,抚恤牺牲、病故军人的家属等,也都是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军队中的党组织和政治工作组织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党组织和政治工作组织机构主要是:
  党组织  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原则,在军队中团以上部队和相当于团以上的单位,建立党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是各该部队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是实现党对军队领导的根本制度。凡部队中一切重大问题,除了在紧急情况下由首长机断处置、事后向党委报告外,都由党的委员会讨论并作出决定,属于军事工作方面的,由军事主官负责组织实施,属于政治工作方面的,由政治委员负责组织实施。
  在团以上部队和相当于团以上单位的机关和直属队,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直属党委员会或党(总)支部委员会。在营和相当于营的单位建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在连和相当于连的单位建立党的支部委员会。连队党支部是党在军队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
  在团以上部队和相当于团以上的单位,建立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同级党委员会和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见中国共产党军队纪律检查委员会)。
  政治工作人员  在团以上部队和相当于团以上的单位,以及根据需要在独立执行任务的营和相当于营的单位,设立政治委员。政治委员隶属于直属上级部队首长,在本部队与军事主官同为部队首长,对各项工作共同负责。政治委员通常主持党委员会日常工作,是所辖部队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营设政治教导员。连或相当于连的基层单位设政治指导员。团以上机关的部门根据需要设政治协理员。
  政治机关  在团以上部队和相当于团以上的单位设立政治机关。各级政治机关在上一级政治机关、同级党委员会和政治委员的领导下,负责管理本部队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履行国家机关赋予的有关职能。全军最高政治机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
  此外,人民解放军在团以下部队还设有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工作委员会、营总支委员会和连支部委员会,以及连队革命军人委员会。
  现代科学技术飞跃发展并广泛、迅速地应用于军事领域所引起的战争理论、战争样式、军事战略、军队指挥与编组等一系列变化,以及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新的情况和条件,对军队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为政治工作开拓了更广阔的活动领域,为政治工作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条件。在新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发展方向,是努力把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与军队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结合起来,与未来战争的特点结合起来,使政治工作更好地为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服务,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的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参考书目
 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编:《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北京,1964。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周恩来选集》(上),人民出版社,北京,1980。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北京,1983。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北京,1983。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北京,1981。
 谭政:《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战士出版社,北京,1983。
 姜思毅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史》,解放军政治学院出版社,北京,1984。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4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