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世界历史卷 • 世界历史 • 世界近代史 • 印度、尼泊尔、不丹、阿富汗近代史
词条 | 印度土邦 |
释义 | 印度土邦 印度土邦 印度土著王公的封建领地。英国殖民统治时期,一部分土邦未被纳入英国直接统治的“英属印度”范围之内,但臣属于英国,与之签订“军费补助金”等各种不平等条约。土邦大权操在英国驻扎官手中,王公仅名义上保持统治,对外无权与其他土邦或外国发生联系;对内享有较多自治权。王公拥有种种头衔和称号;如罗阇(Raja)、摩诃罗阇(Maharaja)、纳瓦布(Nawab)和尼采姆(Nizam)等。1947年印巴分治前夕,全印约有600个土邦(一说562个),占地面积约114.5万平方千米,人口近1亿。最大的土邦是海德拉巴和克什米尔。按照《蒙巴顿方案》规定,土邦在英国“移交权力”后享有独特地位,可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任何一自治领,也可与英国保持原有关系,但不可独立。后绝大部分加入印度,少数加入巴基斯坦。但查谟与克什米尔归属问题未决,至今仍常引发印、巴两国产生矛盾和冲突。 出处:世界历史卷 • 世界历史 • 世界近代史 • 印度、尼泊尔、不丹、阿富汗近代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