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军事卷 • 炮兵 • 防空兵
词条 | 抛石机 |
释义 | 抛石机 抛石机 利用杠杆原理主要抛射石弹的古代大型战具。又称[alt]嬀[/alt]、抛石、飞石、礮。宋代以后改称“砲”。“礮”大约产生于商周至春秋时期。至迟在春秋时已用于实战。春秋末期的《范蠡兵法》中有“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二百步”。(《汉书·甘延寿传》注)据宋代兵书《武经总要》记载,砲以大木为架,结合部用金属体联结加固,架顶端是可以自由转动的轴,轴上固定有砲梢即抛射杆,梢的前端系有容纳石弹的皮窝,梢后端系有长数丈的索。每条索由一或二人拉拽。抛射时,由瞄准定放者(砲长)指挥拽索人移动站立的位置以调整方向,对准目标后拽索人根据统一口令同时猛拽索,砲梢后端急坠、前端急翘、皮窝甩起,石弹靠惯性从皮窝中飞出。《武经总要》中收录的十几种抛石机中,威力最大者为七梢,需用250人拽放,抛射的石弹重达百斤,一弹可毁伤数十人马。有些砲在架下安装四轮,称为“车砲”。有的砲柱可以左右旋转,称为“旋风砲”。从汉代开始,砲成为军队攻守城寨的重要战具。 出处:军事卷 • 炮兵 • 防空兵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