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现代哲学 • 流派 术语 • 现象学
词条 | 现象学运动 |
释义 | 现象学运动 现象学运动 西方现代同研究、阐述和应用现象学哲学有关的学术思潮及学术活动的总称。胡塞尔1927年首次运用“运动”这个概念来描述有关现象学的思潮及学术活动。根据美国施皮格伯格(Herbert Spiegelberg,1904—1990)在《现象学运动》(1959)中的描述,这一个运动划分为四个阶段。(1)准备阶段。布伦坦诺发展的意向性理论和德国斯图普夫(Carl Stumpf, 1848—1936)在其心理学中对意识现象的考察,是现象学运动的先驱。(2)德国阶段。胡塞尔为现象学制定了基本的原则和方法,并发展为先验现象学。应用和推广现象学原则和方法的有哥廷根学派和慕尼黑学派,以及舍勒、尼古拉·哈特曼、海德格尔。(3)法国阶段。主要代表有马塞尔、萨特、海洛-庞蒂及利科(Paul Ricoeur, 1913—2005)。(4)20世纪中叶阶段。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存在主义哲学范围之外的现象学的发展。研究胡塞尔及现象学的国际学术组织、会议和刊物数量繁多,其中《胡塞尔研究文集——现象学研究年鉴》规模和影响最大。 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现代哲学 • 流派 术语 • 现象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