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轴心国相对垒并取得最后胜利的中、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1941年3月,英、美在华盛顿会谈,就“先欧后亚”战略方针达成协议。同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英、美等国发表声明支持苏联;8月英、美发表关于战争目的的《大西洋宪章》。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共同签署经美国与英、苏磋商后形成的《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此后,又有21个国家陆续签约入盟。
出处:军事卷 • 国际军事 • 外国军队
词条 | 同盟国 |
释义 | 同盟国 同盟国 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和奥匈帝国为核心的与协约国对垒的军事联盟。其前身是1879年形成的德奥同盟。意大利为了与法国争夺突尼斯于1882年加盟,形成“三国同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宣布中立,继而加入协约国,“三国同盟”解体。土耳其、保加利亚先后于1914年10月和1915年10月入盟。战争的结局是同盟国战败投降。 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轴心国相对垒并取得最后胜利的中、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1941年3月,英、美在华盛顿会谈,就“先欧后亚”战略方针达成协议。同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英、美等国发表声明支持苏联;8月英、美发表关于战争目的的《大西洋宪章》。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共同签署经美国与英、苏磋商后形成的《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此后,又有21个国家陆续签约入盟。 出处:军事卷 • 国际军事 • 外国军队 同盟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两个对抗的帝国主义战争集团之一(另一个是协约国),由德、奥匈、意三国组成(1915年意退出同盟国加入协约国)。土耳其和保加利亚先后加入同盟国。1918年秋保、土、奥匈渐次退出战争。同年11月德国战败投降,被迫签订《贡比涅停战协定》,同盟国最终瓦解。 出处:世界历史卷 • 世界历史 • 世界近代史 • 国际近代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