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文学卷 • 古典文学 • 文体 作法
词条 | 俗讲 |
释义 | 俗讲 俗讲 古代寺院讲经中的一种通俗讲唱。流行于唐代。以佛教经义为根据,并增加故事化的成分,以吸引听众。佛徒俗讲所用的底本,称“讲经文”,今存《维摩诘经讲经文》、《妙法莲华经讲经文》等;另有一种“押座文”,也用于俗讲,是在正式开讲以前所唱,以使听众安静下来。主讲的人叫“俗讲僧”。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文叙子》:“长庆中,俗讲僧善吟经,其声宛畅,感动里人。”唐元和年间著名“俗讲僧”有文溆。又据韩愈《华山女》诗和日本僧圆仁《入唐求经巡礼行记》,唐代道士也从事俗讲,或以为敦煌所出的《叶净能诗》即为道士俗讲底本。 出处:中国文学卷 • 古典文学 • 文体 作法 俗讲 唐代僧徒用以向世俗大众通俗讲解经文的说唱形式。起源于佛教的唱导。初唐时已有记载(见道宣《续高僧传》)。盛行于中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日本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记》等均有此活动的记述。其说唱底本称讲经文,主讲者称俗讲僧,并有法师和都讲之分工。承袭佛教讲经仪式,有作梵、礼佛等。说唱前先吟唱押座文,说唱时摘诵经文,继而讲解,再吟唱词偈,如此相递说唱。又据韩愈《华山女》诗等,唐代道教也有俗讲。后世曲艺,如宋代的说经、说参请等,是其直接继承者,明清的宝卷与之也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出处:戏剧电影卷 • 曲 艺 • 曲 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