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民族卷 • 中国民族 • 西南地区
词条 | 哈尼族 |
释义 | 哈尼族 哈尼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有“哈尼”、“卡多”、“豪尼”、“碧约”、“白宏”、“雅尼”等不同的自称。源于南迁的古氐羌人,与唐和蛮有渊源关系。元称“和泥”,明清改称“窝尼”。166.09万人(2010年)。主要分布在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墨江、元江、江城、普洱、镇沅、澜沧及西双版纳等地。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无文字,新中国成立后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拼音的哈尼文。主要从事农业。新中国成立前绝大部分土地为封建领主、地主所占有,西双版纳和澜沧等地尚保留着原始公社制残余。主要信仰多神,崇拜祖先。1858—1872年,以镇沅直隶厅新抚司(今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西北)田政为首掀起反清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单独建立了一个自治县,与彝族联合建立了一个自治州,与彝、傣、拉祜等族分别联合建立了四个自治县。 出处:民族卷 • 中国民族 • 西南地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