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政事堂
释义
政事堂
政事堂  唐、宋宰相总办公处。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改称中书门下,因宰相名义上即为中书门下省长官之故,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北宋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元丰改制后,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所在,因亦称都堂为政事堂。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政事堂  ❶唐宋时宰相集体办公处。唐初全国政务集中在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手里。他们共议政于门下省政事堂。后权力转移,参与政事堂议政的官员,不限于三省长官,唐中宗时,乃将政事堂迁于中书省。开元年间,又将政事堂号“中书门下”。此时,凡参与政事堂议政的大臣则冠以“平章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或“同中书门下三品”之衔,均具相权之职,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北宋,在中书省内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元丰改制后,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所在,都堂亦称政事堂。
  ❷袁世凯统治时期,废责任内阁制,设政事堂以代国务院,成为总统府的办事机构,长官称国务卿。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制度 • 中国政治制度 • 古 代
政事堂  民国初建,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务院向国会负责。1914年5月4日,总统袁世凯改国务院为政事堂,国务总理为国务卿,成为总统府的办事机构。1916年5月8日,袁世凯迫于形势,仍改政事堂为国务院。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近代史 • 机构、组织 • 机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3: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