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将〔將〕jiànɡ  ❶将领。《吕氏春秋·执一》:“军必有将。”有时亦泛指军官。如:损兵折将;将士用命。引申为最大、最长。见“将指”。
  ❷军衔名,在校级之上。如:大将;上将;中将;少将。
  ❸统率;带领。《史记·秦始皇本纪》:“将军击。”
  另见jiānɡ,qiānɡ。
出处:语词卷 • J • jiànɡ • 将
将〔將〕jiānɡ  ❶扶助。《诗·周南·樛木》:“福履将之。”
  ❷送。《诗·召南·鹊巢》:“百两将之。”
  ❸渐进。《诗·周颂·敬之》:“日就月将。”
  ❹带领。《后汉书·蔡邕传》:“遂携将家属,逃入深山。”
  ❺奉;秉承。见“将命”。
  ❻做。如:慎重将事。
  ❼养。如:将养;将息。《诗·小雅·四牡》:“不遑将父。”
  ❽随顺。见“将顺”。
  ❾强大;强壮。《诗·周颂·长发》:“有娀方将。”孔颖达疏:“谓有娀之国方始壮大。”
  ❿长。《楚辞·哀时命》:“哀余寿之弗将。”
  ⓫侧;旁边。《诗·大雅·皇矣》:“在之将。”
  ⓬取。石子章《竹坞听琴》楔子:“都管,将文房四宝过来。”
  ⓭以;用。如:将功折罪;将心比心。
  ⓮把。皮日休《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如将月窟写,似把天河扑。”
  ⓯将要。《论语·述而》:“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⓰欲;打算。《左传·隐公元年》:“君将若之何?”
  ⓱将近。《孟子·滕文公上》:“今,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
  ⓲与;共。庾信《春赋》:“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抑或;还是。《楚辞·卜居》:“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且;又。如:将信将疑。《诗·小雅·谷风》:“将恐将惧。”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也比喻出难题为难人。如:一句话就把他将住了。用言语刺激。如:他做事稳重,你将他没用。作语助,表动作的开始。如:叫将起来;打将进去。姓。春秋时有将鉏
  另见jiànɡ,qiānɡ。
出处:语词卷 • J • jiānɡ • 将
将〔將〕qiānɡ  ❶愿;请。《诗·卫风·氓》:“将子无怒。”
  ❷见“将将”。
  另见jiānɡ,jiànɡ。
出处:语词卷 • Q • qiānɡ • 将
  ❶亦称“将军”。官名。春秋始置,战国沿置。为军队主帅。《孙子·作战》:“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战国秦又称“百将”,为百人之长。《商君书·境内》:“五人一屯长,百人一将。”
  ❷宋代军队编制。宋神宗时部分军队实行将兵法,以不同番号的禁军指挥(军队编制单位),混合组成将的编制。下设部,部下设队。兵力自数千至万余人。番号以路分为名,依次编排,如淮南东路第一将、京西第三将等。统兵官有正将、副将各一,下设押队使臣、训练官、部将、队将等。南宋时,为各屯驻大军第二级军队编制单位,隶属于军。其番号如前军第一将、右军第一将等。其统兵官为正将、副将和准备将,统称将官;下有训练官、部将、队将等。各军兵力不等,将的编额亦不同。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兵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1: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