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文学卷 • 文艺理论 • 文学的一般学说
词条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释义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发展、繁荣社会主义中国的科学、文化、艺术事业的基本方针。是中国共产党于1956年根据中国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具体情况,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的。“百花齐放是一种发展艺术的方法,百家争鸣是一种发展科学的方法。”这一方针的着重点是发扬社会主义的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主张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前提下,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流派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讨论,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讨论和实践去解决,而不应采取简单的方式去解决。这一方针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竞争中、在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斗争中得到发展;有利于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科学、文化、艺术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有利于充分发挥科学、文化、文艺工作者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我国科学、文化、艺术事业得到发展和繁荣。但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这一方针的执行受到“左”倾路线的严重干扰。 出处:中国文学卷 • 文艺理论 • 文学的一般学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