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史人物 • 清
词条 | 皇太极 |
释义 | 皇太极 皇太极 即“清太宗”。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史人物 • 清 皇太极(1592—1643) 即清太宗。后金汗,清朝皇帝,政治家、军事家。1626—1643年在位。满族,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第八子。天命元年(1616年)封和硕贝勒,在四大贝勒中依序称四贝勒。十一年继位后金汗后,分编满洲贵族所属部分“奴仆”为“民户”。颁布保护农业的法令。积极吸收汉族文化,翻译汉文书籍。仿明官制,设立六部,同时废除四大贝勒共理政务旧制,自掌三旗(正黄、镶黄、正蓝),加强专制统治。天聪十年(1636年),改后金为清,称皇帝,年号崇德。又增编“八旗蒙古”、“八旗汉军”。继续完成对今黑龙江和吉林等地区女真各部的统一,进一步加强对东北边疆各少数民族的统治。为夺取全国政权,曾屡次对明用兵。 出处:军事卷 • 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和军事人物 皇太极(1592—1643) 即清太宗。清朝皇帝。满族。努尔哈赤第八子。爱新觉罗氏。1626—1643年在位。后金天命元年(1616年),封和硕贝勒,在四大贝勒中依序称四贝勒。十一年,继后金汗后,次年改元天聪。对外,由先攻明改为先定朝鲜、蒙古;对内分编满族贵族所属部分“奴仆”为“民户”,颁布保护农业的法令,倡导满汉一体,开科取士,积极吸收汉族文化,翻译汉文书籍。仿明官制,设立六部,同时废除四大贝勒共理政务旧制,自掌三旗(正黄、镶黄、正蓝),加强专制统治。天聪九年(1635年),定族名为满洲(满族名称始于此)。十年,改后金为清,称皇帝,年号崇德。统一漠南蒙古,在其地设立军政合一的“盟旗”制度,又设专理蒙古事务的理藩院(初称蒙古衙门)。增编“八旗蒙古”、“八旗汉军”。继续完成对今黑龙江和吉林东境女真各部的统一,进一步加强对东北边疆各少数民族的统治。为夺取全国政权,曾屡次对明用兵,一度进逼北京,为清军入关奠定基础。 出处:民族卷 • 中国民族史 • 东北地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