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资政院
释义
资政院
资政院  清政府在预备立宪期间设置的中央谘议机关。1910年(宣统二年)10月正式开院,由清廷指派议员和各省谘议局推选议员各一百人组成,设总裁二人,以王公大臣特旨简充;副总裁二人,以三品以上大员特旨简充。该院虽有议决预算、决算、税法、公债、制定法规及弹劾大臣之权,但议决事项须具奏请旨可否,貌似资产阶级议会,实为清政府御用机关。武昌起义后,该院推举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借以抵制革命。清帝退位后解散。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制度 • 中国政治制度 • 古 代
资政院  清政府在预备立宪期间设置的中央咨议机关。1910年(宣统二年)10月正式开院,由清廷指派议员和各省咨议局推选议员各一百人组成,设总裁二人,以王公大臣特旨简充;副总裁二人,以三品以上大员特旨简充。该院虽有议决预算、决算、税法、公债,制定法规及弹劾大臣之权,但议决事项须具奏请旨可否,只是资产阶级议会的雏形。武昌起义后,该院推举袁世凯为内阁总理。清帝退位后解散。
出处:法学卷 • 中国法律史 • 一般名词
资政院  清政府在预备立宪期间设置的中央谘议机关。1910年(宣统二年)10月正式开院,由清廷指派议员和各省谘议局推选议员各一百人组成,设总裁二人,以王公大臣特旨简充;副总裁二人,以三品以上大员特旨简充。该院虽有议决预算、决算、税法、公债以及制定法规及弹劾大臣之权,但议决事项须具奏请旨可否,貌似资产阶级议会,实为清政府御用机关。武昌起义后,该院推举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借以抵制革命。清帝退位后解散。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近代史 • 机构、组织 • 机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8: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