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外国教育史 • 制度
词条 | 文纳特卡制 |
释义 | 文纳特卡制 文纳特卡制(Winnetka plan) 美国进步教育运动中出现的教学制度。由华虚朋提出。1919年起在伊利诺伊州文纳特卡镇公立学校进行实验。将课程分为两部分:(1) 指定作业。即使学生获得未来生活必需的“共同的知识或技能”(包括读、写、算等)。教学按学科进行,以学生自学为主,适当进行个别辅导,以考试检验学习结果。(2) 团体活动与创造性活动。通过劳动、音乐、艺术、运动、集会以及商业、编辑、出版等团体活动随机进行,分小组活动或施教,无固定程序,亦不考试,旨在发展儿童的社会意识。特点为提倡教学个别化,学校社会化。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外国教育史 • 制度 文纳特卡制 中国近现代中小学教学方法。由美国华虚朋所创。1928年7月《教育杂志》发表李宏君《文纳特卡制的大要》;同年,《教育研究》刊发许崇清文章。1931年1月《儿童教育》出版文纳特卡专号,引起教育界关注;2月,华虚朋应邀来华,访问沈阳、北平、天津、南京、上海等地,在复旦大学、沪江大学、中华慈幼协济会等处演讲、介绍。并应邀赴陈鹤琴主持的上海工部局所办北区小学指导。其法将课程分为两部分:一是为适应未来生活需要的知识技能课程,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个别教学、以分科形式、以自学为主方式进行,设置目标要求、经诊断测验决定学习进程;二是为发展学生社会意识而设置的团体活动课程,包括文体活动、集会、编辑出版刊物、开办学校商店等。自1933年起,开封第二小学、厦门大学附设实验小学先后开展过一学期实验,福建省立实验小学、上海工部局小学也进行过实验。因此前中国已尝试过多种外来教学法实验,行此新法已显谨慎,且开展实验的学校也多注意按科学研究程序进行。据厦门大学附设实验小学社会科实验结论,其好处是:能发展个性,尖子与后进生能各得其所;时间经济,尖子生能多学,后进生无忧留级;可养成良好态度,尖子生不至骄慢,后进生不至自弃;可养成自觉与创造;师生关系良好。据开封二小实验结论,其不足是:学习效率不高,大部分学生难以完成读书指标;学生在读书、作业中常出现作弊现象;通过测验不易而致畏惧心理;所获知识不够系统;教师作用体现不足。表现出对引进、学习西方教学理论与方法更为成熟的态度。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制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