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圈地令
释义
圈地令
圈地令  清兵入关后,清统治者以满洲贵族、勋臣、旗人兵丁“无处安置”为由,下令凡京畿附近各州县的“无主荒地”及明朝皇亲国戚、公、侯、伯、太监走死逃亡后遗留的土地,尽数圈分给东来的满洲诸王、勋臣和兵丁。自顺治元年十二月(1645年1月)起,先后三次大规模下令圈地。不仅将京畿附近州县的沃土良田悉行圈占,其圈地范围亦扩大到山东、河南诸地,并且常指民田为官庄、私田为无主,强行霸占,致使大量农民失地流离,造成社会动荡不安。顺治四年(1647年)下令停止圈地,后又几度下令停止,但各地零星圈地仍在进行。直到康熙八年(1669年)又下令重申永禁圈地,满洲贵族、旗人的圈地活动方基本停止。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史事件、一般制度 • 明、 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6: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