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地面增温剂”、“土面增温剂”。一种喷洒在土壤表面,能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温度、湿度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主要由脂肪酸残渣、高碳醇、平平加(主要成分为聚氯乙烯、烷基醚)和碱等制成。可分合成酸渣增温剂、天然酸渣增温剂和石油沥青增温剂等。按功能分,有保墒增温剂、抗风增温剂和压碱增温剂。将土壤增温剂加水稀释,喷洒在平整的土表,形成一层均匀连续的深色覆盖薄膜,使膜下空气与外界隔离,无湍流交换,膜下地面有效辐射减弱,并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减少蒸发耗热;夜间膜下水汽因膜外较冷空气接触发生凝结放热;又因膜色较深,加强吸收太阳辐射能力,提高土壤温度。用于盐碱地,能抑制水分蒸发,减少盐分随水分上升,起压碱作用。增温效应晴天好于阴天,有效期1520天,但雨水能破坏薄膜使其失效。用于水稻、棉花、蔬菜等早春育苗,方便经济。
出处:天文学地球科学卷 •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 应用气象 • 农业与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