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S • sān • 三
词条 | 三乐 |
释义 | 三乐 三乐(sān lè) 三种乐事。有多说:(1)《孟子·尽心上》:“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2)《列子·天瑞》:“孔子游于太山,见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问曰:‘先生所以乐,何也?’对曰:‘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白居易《晚起》诗:“荣公三乐外,仍弄小男儿。”(3)《韩诗外传》卷九:“子夏曰:‘敢问三乐?’曾子曰:‘有亲可畏,有君可事,有子可遗,此一乐也;有亲可谏,有君可去,有子可怒,此二乐也;有君可喻,有友可助,此三乐也。’” 另见sān yào。 出处:语词卷 • S • sān • 三 三乐(sān yào) 指三件爱好的事。《论语·季氏》:“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孔颖达疏:“言人心乐好损益之事,各有三种也。”朱熹注:“乐,五教反;礼乐之乐,音岳;骄乐、宴乐之乐,音洛。” 另见sān lè。 出处:语词卷 • S • sān • 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