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Z • zhuǎn • 转
词条 | 转踏 |
释义 | 转踏 转踏(zhuǎn tà) 亦作“传踏”。北宋歌舞表演形式的一种。演出分为若干节,每节一诗一词,唱时伴以舞蹈。开演前有“勾对词”,大都用骈体文数句;表演结束后有“放对词”,大都是七绝一首。现存“转踏”曲词有《调笑集句》(作者不详)、郑仅《调笑》等,见曾慥《乐府雅词》,都是一节演一事。也有合若干节而演唱一事的,如石延年(曼卿)《拂霓裳传踏》,述开元、天宝遗事,见王灼《碧鸡漫志》,今已失传。近人王国维以为转踏就是缠达。 出处:语词卷 • Z • zhuǎn • 转 转踏 也作“传踏”。宋代歌舞表演形式的一种。演出分为若干节,每节一诗一词,唱时伴以舞蹈。开演前有“勾队词”,大都用骈体文数句;表演结束后有“放队词”,大都是七绝一首。现存“转踏”曲词有《调笑集句》(作者不详)、郑仅《调笑》等,见南宋曾慥《乐府雅词》,都是一节演一事。也有合若干节而演唱一事的,如石延年(曼卿)曾作传踏,述开元、天宝遗事,见南宋王灼《碧鸡漫志》,今已失传。近人王国维以为转踏就是缠达。 出处:中国文学卷 • 古典文学 • 文体 作法 转踏 亦称“传踏”。宋代歌舞表演形式之一。演出分为若干节,每节一诗一词,唱时伴以舞蹈。开演前有“勾队词”,大多用骈体文数句;表演结束后有“放队词”,大多是七绝一首。现存无名氏《调笑集句》转踏放队词、毛谤《调笑》转踏遣队词(见《宋代歌舞剧曲录要》)。多为一节演一事,也有合若干节而演一事的。如石曼卿《拂霓裳传踏》,述开元、天宝遗事。见南宋王灼《碧鸡漫志》。近人王国维所作《宋元戏曲史》称:“传踏之制,以歌者为一队,且歌且舞,从侑宾客。” 出处:戏剧电影卷 • 戏 剧 • 中国戏曲 • 源 流 转踏 亦称“传踏”。宋代歌舞表演形式之一。演出分为若干节,每节一诗一词,唱时伴以舞蹈。开演前有“勾队词”,大多用骈体文数句;表演结束后有“放队词”,大多是七绝一首。现存无名氏《调笑集句》转踏放队词、毛滂《调笑》转踏遣队词(见《宋代歌舞剧曲录要》)。多为一节演一事,也有合若干节而演一事的。如石曼卿《拂霓裳传踏》述开元、天宝遗事,见南宋王灼《碧鸡漫志》。近人王国维所作《宋元戏曲考》称:“传踏之制,以歌者为一队,且歌且舞,从侑宾客。” 出处:音乐舞蹈卷 • 音乐舞蹈 • 舞蹈 • 名词术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