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学校
词条 | 明道书院 |
释义 | 明道书院 明道书院 ⑴ 原址在江宁上元(今江苏南京)。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江宁知府刘珙以程颢曾摄邑事,在学宫建祠祀程颢。嘉定八年(1215年),主簿范和筑新祠,得真德秀之助,立精舍,置堂长及职事员,延致学者,时称明道先生书堂。淳祐元年(1241年)始称书院。九年,知府吴渊构屋重建,有程纯伯祠、御书阁、春风堂、主敬堂、燕居堂,尚志、明善、敏行、成德、省身、养心六斋。延名儒为山长,设堂长、学录、讲书等。仿白鹿洞书院学规立规约;生徒作文一篇,以文理明通者得入院肄业;每月定期讲经、史,每旬山长讲授,每月考经疑、史疑、举业各一次;诸生各置德业簿以考等次。又接程颢五世孙馆之官宇,迎就教育。理宗赐“明道书院”额,规制始备。元废。明嘉靖元年(1522年),御史卢焕在原址重建。清康熙六年(1667年),知府陈升虞等倡修,复旧制。 ⑵ 原称“二程书院”。原址在河南开封城东南二里古吹台侧。原为二程兄弟讲《易》论道处,张载亦或曾讲学。后人建二程祠祀之。明成化间巡抚李衍就祠建起二程书院。明末毁于水。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河南盐驿道张思明重建。御赐“学达天性”额。乾隆、道光初二度重修。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增修,有四堂、七斋、二轩、六祠,规模宏大,与大梁、彝山并称省城三大书院。改称“明道书院”,又名“学程书院”。御赐“洛学遗规”额。招举人、生员、贡生肄业,订有学规、学约、学则、章程等。1906年改为师范传习所,次年改中州公学。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学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