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职官
词条 | 少师 |
释义 | 少师 少师 古代官名。(1) 西周置。与少傅、少保合称“三少”或“三孤”。佐太师、太傅、太保辅弼君王。后省。北周复置,为大臣加官,位尊而无职司。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置为辅相,佐三公掌国政。旋亦为勋臣加官。明初为皇帝辅弼大臣,职权甚重。后渐成虚衔,多为勋戚大臣加官、赠官。清沿明制,从一品。(2) 殷商置为乐官。西周、春秋沿置。《史记·殷本纪》记商纣将亡,少师强持祭器乐器奔周。《论语·微子》记鲁哀公时少师阳入于海。也即《周礼·春官宗伯》属官,大师之佐贰。掌瞽矇教鼓鼗柷梧埙箫管弦歌。(3) 春秋时楚、随等国置,一说为太子师傅。(4) 指太子少师。为辅导太子的高官。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职官 少师 官名。(1)相传西周置。与少傅、少保合称三少或三孤。佐太师、太傅、太保辅弼君王。后省。北周复置,为大臣加官,位尊而无职司。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置为辅相,佐三公掌国政。旋亦作为勋臣加官。明初为皇帝辅弼大臣,职权甚重。后渐成虚衔,作为勋戚大臣加官、赠官。清沿明制,从一品。(2)春秋时楚、随等国置,一说为太子师傅。后世亦作为太子少师的省称。(3)殷商置为乐官。西周、春秋沿置。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